关于花岗岩化(酸性物质的迁移)的概念要追溯到1836年莱伊尔的时代。在当时有关花岗岩戍因问题的争改可以针对奥斯陆地区的情况来说明。利奥波德·冯·布赫(Leopold.Von.Buch)在十九世纪初期对该地区进行过调查,而查理斯·莱伊尔1837年在凯尔霍(B.M,Keilhau)的指导下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调查。关于这些调查霍耳蒂达赫(HoltedahI,1963)做过充分地评论。据这一记载,冯·布赫(魏尔纳的学生)相信这个地区的大多数花岗岩与玄武岩和其它“暗色”岩一般所表现的形式一样,覆盖在含化石的建造之上,而德拉明花岗岩(Drammen granite)则比石灰岩老,伏于灰岩之下。可是莱伊尔非常怀疑这些解释,他认为,有的地方花岗岩可以斜覆在沉积岩上,但这是一个次要特征,普遍地是花岗岩延伸出脉体贯入到相邻的地层中,并使灰岩变成大理岩,使页岩变为云母片岩。实质上,他采纳了赫顿的关于深成活动的概念;3、耐冻性:到摄氏零下20时,发生冻l结,孔隙内水份膨胀比原有体积大1/10,芝麻白岩石若不能抵抗此种膨胀所发生之力,便会出现***现象。熔融物质猛烈地***到较老的建造中并使上覆岩体产生逆冲作用。然而,凯尔霍不接受这些观念,他不理解在原先曾为喷发岩所占据的地方,如何能会有如此巨大的空间为浸入到其中的侵***开放。早往1838年,凯尔霍可能是首先重视到关于火成岩体侵位的“空间问题”的人。
泰格斯蒂德(T/gerstedt,1893)在描述芬兰南部的一些混成岩(后来这种岩石被称为混合岩)时,他发表了一个略不相同的概念。他认为这些岩石是由于花岗质物质贯入到变质了的沉积物一片麻岩中而形成的。这种花岗质物质含有相当一部分水,这些水的存在加速了作用的进度,并使花岗质物质形成细小的脉体贯入到片麻岩中。于是他又重提用水的存在解释窄小阻延长很远的细晶岩质脉体的形成;方块地板选购从表面上看要注意方块切割是否整齐,表面的光滑度、图案、颜色等。若用其它方式解释它们的形成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花岗岩由火成岩形成,是一种钢硬的晶状体石材,起初由长石,石英而形成且夹杂着一种或多种黑色矿物质,在结构上都是平整排列的。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异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某些花岗石含有微量放l射性元素,这类花岗石应避免用于室内。花岗石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花岗石呈细粒、中粒、粗粒的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其颗粒均匀细密,间隙小(孔隙度一般为0。
购买的时候,很多人会停留在大理石与花岗石上。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关于这些调查霍耳蒂达赫(HoltedahI,1963)做过充分地评论。厚薄要均匀,四个角要准确分明,切边要整齐,各个直角要相互对应;表面要光滑明亮,光亮在80度以上,且不要有凹坑;花纹要均匀, 图案鲜明,没有杂色,色差也要一致;内部结构紧密,没有裂缝;承重厚度不能小于9~10mm。方块地板选购从表面 上看要注意方块切割是否整齐,表面的光滑度、图案、颜色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