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具有较强的高炉喷煤工程建设能力,并在同行业中享有盛誉,承建的高炉喷煤总包项目有方大特钢高炉喷煤项目、华西钢铁高炉喷煤项目等等。
高炉喷煤工程主要包括内容有:上料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煤粉分配器,煤粉过滤器,调节器,弹子阀以及各***相关配套设施等。系统总功率300kW左右,工程工期60~80天。我方设计外还负责系统调试、人员培训、规程编写等技术服务。
制粉系统
煤粉制备是指在许可的经济条件下,通过磨煤机将原煤加工成粒度和含水量均符合高炉喷吹需要的煤粉。制粉系统主要由给料、干燥与研磨、收粉与除尘几部分组成。在烟煤制粉中,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惰化防爆抑爆及相应的监测控制装置。
高炉喷煤技术背景
高炉喷煤技术始于1840年S.M.Banks关于喷吹焦炭和煤的设想;世界早的工业应用即是根据这一设想于1840~1845年间在法国博洛涅附近的马恩省炼铁厂实现的。但此后的一百多年,发展却相对缓慢,基本无进展;开发的新工艺如烟煤喷吹工艺、喷吹系统新流程、制粉系统新流程、高浓度输送、分配、检测和控制新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高炉氧枪及安全技术、高炉的一些特殊检测设备、氧煤燃烧等一些应用理论研究已跃居世界水平。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中国、美国的一些工厂才陆续开始在高炉上试验喷煤。
7O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加快了高炉喷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欧洲和日本更是在实际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90年代初,欧洲和日本已有小部分高炉月均吨铁喷煤超过了200kg大关,如:1991年l0月英国钢铁公司斯肯索普工厂维多利亚女王号高炉201kg(粒煤),1992年11月德国蒂森公司施韦尔根1号高炉200.6kg,1992年11月荷兰霍戈文公司艾莫依登厂6号高炉205kg,1993年11月日本新日铁君津厂3号高炉200kg、1994年l0月NKK公司福山厂4号高炉218kg等指标均已是当时的世界水平。我国高炉发展前景1.喷煤目标综合考虑焦炭平衡能力、原燃料质量、高怕设备状况以及其它条件,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将形成分层次发展的格局。
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
我国是世界上高炉采用喷煤技术较早的***之一,近年来冶金部大力推动喷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取得了重大效果。***喷煤量从l990年的218万吨,到1995年将近翻一番,1996年计划达到450万吨。喷煤比也持续上升,***企业平均喷煤比大于60千克/吨铁。目前,***企业有喷煤装置的高炉已占全部高炉的90%。从l990年到l993年,喷煤代替的焦炭可多生产铁160万吨,少建焦炉节约***约l0亿多元,我国的喷煤工艺技术也有很大提高。1995年在鞍钢3号高炉所进行的工业试验连续个月喷煤量达到203千克/吨铁,成为世界上高喷煤量连续操作时间的高炉。焦比降到367千克/吨铁,利用系数达到2.185吨/天·立方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良好,达到了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高炉富氧喷煤时高炉操作调剂、喷吹设备和相关条件等***技术,使我国氧煤炼铁技术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开发的新工艺如烟煤喷吹工艺、喷吹系统新流程、制粉系统新流程、高浓度输送、分配、检测和控制新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高炉氧枪及安全技术、高炉的一些特殊检测设备、氧煤燃烧等一些应用理论研究已跃居世界水平。喷煤技术还给包钢复合矿的强化冶炼提供了新途径,高炉利用系数由原来的1.472提高到近1.7,“八五”前,我国高炉仅能喷吹煤,现在鞍钢、宝钢、酒钢、唐钢、苏钢、石家庄钢铁厂都可喷烟煤,烟煤喷吹安全技术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浓相输送不仅可以降低喷煤设备费用和能量消耗,而且有利于改善管道内气固相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煤粉的计量度,是煤粉输送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我国高炉喷吹烟煤的关键技术已经过关。
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仅给钢铁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钢铁工业的结构优化,很好地引导了基建和技术改造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