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的生产流程
色母粒的生产工艺非常的复杂,一般采用湿工艺,色母粒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流程,例如磨,转,洗,干,造粒等步骤开始,就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流程工艺,才能保证终产品的稳定性。色母粒经过水相磨、转相、水洗、干燥、造粒而成,只有这样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另外颜料在研磨处理的同时,还应进行一系列检测。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有四种方法:油墨法、冲洗法、捏合法、金属皂法。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高,低速捏合机、往复式单螺杆混炼机等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推行清洁生产,采用***生产工艺技术和更环保的原料,创造条件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实现排放的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填充母料的优点
填充母粒的优点
1、降低成本,这是个厂家选择的理由。因为填充母料价格便宜。
2、降低产品收缩率,以这个性能来选择的厂家也占不少比例,比如:PP的收缩率大,做个加强筋多rou壁厚的产品时,一般表面都会产品收缩凹痕,影响产品美观,选择添加填充料后可有效降低收缩率,使产品表面的平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增加比重,以这理由选择的厂家相对来说不是很多,特别是产品以分量来卖的可能比较多,其实这也是变相的降低成本的方式而已。
4、增加产品的硬度,一般这样的厂家建议使用滑石粉填充母料,能提高硬度20%左右,这样的厂家还是蛮多的。
色母载体分子量的大小会影响性能
确定了载体树脂和基体树脂是相容的,关注载体树脂分子量的大小是第二原则。在塑料原料上一般用熔融指数(MFR)来表示。由于色母料在基体树脂中的添加量局限于2~5%的少量,要求在共混中色母粒先于基体树脂软化、熔融、流动才能促进二者的混合,色母粒配方设计时就会选择一种比被着色树脂有更高熔融指数(MFR)的树脂作为载体。例如,己知被着色的PC树脂的MFR为10g/min,可采用MFR为15~25 g/min的色母粒。这种思路往往容易走向绝端-弊大于利。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MFR和分子量之间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分子量决定了树脂的性能。而高熔指(MFR)的载体树脂,在成型部分会使产品性能有所下降。
同样是某纺机PC凸轮配件,有些PC凸轮在装配几个月后其表面就出现了裂纹,测试基体树脂和成型凸轮件的MFR时,二者之间的差别表明PC部件有发生降解的明显迹象。这方面,我们用空白PC树脂件与色母料着色PC分三组样品做熔融指数等性能测试,第二组MFR只比空白组增加了20%,它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而终的制成品测试性能与空白组制品的性能基本是一致的。MFR增加了50%的第三组,则被认为是在加工阶段发生了聚合物的降解,虽然制成品的外观看上去良好,而且刚开始的表现也与预期差不多,但在使用环境下,其平均使用寿命会短一些。测试结果证明,问题并不在加工过程、而是色母粒的原因。单独测试白色PC母料的MFR为88g/10min,另外一家的白母料的MFR为147g/10min。这种减小分子量来提高流动混和性的方法,实际上成为针对基体树脂的渗杂污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