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色母的适用范围为给原材料着色。
应用色母的六点益处:
1、维护实际操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工艺流程简易,脱袋非常容易;
3、自然环境整洁、不脏污容器;
4、省时省力和原料。
5、使颜料在塑胶中有更强的分散性;
6、有益于维持颜料的有机化学可靠性和颜色的可靠性;
因为颜料在存储和应用全过程中直接接触气体,因此会产生受潮、空气氧化、结块等状况,立即应用会在注塑产品表层出現色点,色相偏暗、颜色非常容易褪变,而且在混和时导致黄沙漫天,危害实际操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色母粒在生产过程中历经机械加工制造,对颜料开展了优化解决,把颜料和环氧树脂媒介、增稠剂充份混炼胶,使颜料与气体、水份防护,进而提高了颜料的耐老化、提升了颜料的分散性和上色力,色相明亮。
因为色母粒与环氧树脂顆粒样子相仿,因此 在计量检定上更便捷,混和时不容易黏附于器皿上,因而节约了清理器皿和设备的時间及其清机常用的原料。
黑色母是什么
黑色母是色母粒的一种,但它的地位与其他色母粒又有些不同。黑色母是塑胶加工中的一种色母粒,也是量一种色母粒。黑色母是由高比例的颜料或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经良好分散而成的塑料着色剂,其所选用的树脂对着色剂具有良好润湿和分散作用,并且与被着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颜料+载体+添加剂=色母粒。黑色母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行业,如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吹塑成型等。在现实生活中,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塑料件的注塑成型中,塑料管材的挤出成型中,农地膜及土工材料的生产中。ABS色母粒制造与应用
ABS色母粒制造与应用,ABS色母粒主要由树脂和载体以及着色剂及各种助剂构成,着色剂含高达40%,用于ABS色母粒的着色剂包括各种材料、有机物和无机物。载体树脂主要有抗冲ABS或AS/ABS掺混物,AS的加入有利于破碎和造粒。ABS着色法目前有色粉着色法、色浆着色法和色母粒着色法三种。
色粉着色法是将干色粉与树脂混合直接注塑成型或将干色粉与ABS树脂混合再塑炼、造粒和成型。
色浆着色法是把着色剂、分散剂和助剂等加入不发挥性的液态分散介质中,配成色浆,再与树脂混合成型。
色母粒着色法是七十年代推出的新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着色,色调均匀,分散性好。
色母载体分子量的大小会影响性能
确定了载体树脂和基体树脂是相容的,关注载体树脂分子量的大小是第二原则。在塑料原料上一般用熔融指数(MFR)来表示。由于色母料在基体树脂中的添加量局限于2~5%的少量,要求在共混中色母粒先于基体树脂软化、熔融、流动才能促进二者的混合,色母粒配方设计时就会选择一种比被着色树脂有更高熔融指数(MFR)的树脂作为载体。例如,己知被着色的PC树脂的MFR为10g/min,可采用MFR为15~25 g/min的色母粒。这种思路往往容易走向绝端-弊大于利。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MFR和分子量之间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分子量决定了树脂的性能。而高熔指(MFR)的载体树脂,在成型部分会使产品性能有所下降。
同样是某纺机PC凸轮配件,有些PC凸轮在装配几个月后其表面就出现了裂纹,测试基体树脂和成型凸轮件的MFR时,二者之间的差别表明PC部件有发生降解的明显迹象。这方面,我们用空白PC树脂件与色母料着色PC分三组样品做熔融指数等性能测试,第二组MFR只比空白组增加了20%,它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而终的制成品测试性能与空白组制品的性能基本是一致的。MFR增加了50%的第三组,则被认为是在加工阶段发生了聚合物的降解,虽然制成品的外观看上去良好,而且刚开始的表现也与预期差不多,但在使用环境下,其平均使用寿命会短一些。测试结果证明,问题并不在加工过程、而是色母粒的原因。单独测试白色PC母料的MFR为88g/10min,另外一家的白母料的MFR为147g/10min。这种减小分子量来提高流动混和性的方法,实际上成为针对基体树脂的渗杂污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