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焊接
冬季焊接的质量保证关键在于施工过程控制。施焊前后, 注意收集气象预报资料, 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当恶劣气候即将到来, 如无确切把握抵挡时, 则放弃施焊。8~3mm)厚工件的搭接角焊缝以及板厚在3/16in(5mm)以上的角焊缝。若焊缝已开焊, 要抢在恶劣气候来临前, 至少焊完板厚的1/3方能停焊, 且严格做好后热处理, 并且进行保温处理。再次焊接时, 将预热温度相应提高。
(1) 焊接预热处理。
焊接预热处理采用火焰加热法,焊缝焊接前在施焊焊缝坡口两侧进行, 宽度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100mm。焊缝焊接前将焊缝两侧的铁锈、毛刺、泥土、油污及冰雪等清理干净, 以保证焊接质量。
冬季焊接焊后加热处理
。
对于厚板焊接或环境温度低于零时, 填充缝焊接和面层焊接完毕, 在自检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后, 立即实施焊后后热过程。对于超厚钢板、大长焊缝焊接完成时, 尽管作业严格遵循工艺流程, 实施中间再加热, 也不可避免因板厚过大、始端终端焊缝过长、面缝过宽等原因造成的根部与面层、始端与终端、近缝区与远缝区、水平横向焊缝下部与上部、H 型钢柱边翼缘和翼中的温差。对称作业的两名作业者由于焊接速度、参数选择等不能相同也可能导致温度差。二类是焊工证是职业资格证:是由各省、地市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厅)统一***考试,的证书盖有该地市职业资格鉴定的公章,证书样本是***统一的,但是省、地市并不是统一考试。要地消除这些差别, 只有通过焊后加热来完成。因而焊后加热是焊接工艺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使用烤枪对焊缝区烘烤, 使后热温度达到150℃ 以上, 每25mm 板厚不小于0.5h, 且总保温时间不小于1h, 并通过红外测温仪进行恒温和保温处理。
焊接方法及其焊接工艺
一、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
二、 1、基本原理: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放电(俗称屯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焊条与工件熔化,冷凝后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接头的过程。在工件与焊条两极之间的气体介质中持续强烈的放电现象称为电弧。
2、设备:焊机.孤焊变压器(交流电焊机)、弧焊发电机(直流电焊机)、弧焊整流器。选择弧焊设备首先要考虑的是焊条涂层(药皮)类型和被焊接头、装备的重要性。
3、焊钳:焊接电缆.选择焊钳,焊接电缆主要考虑的是允许通过的电流密度焊钳要绝缘好,轻便。焊接电缆应采用多股细铜线电缆,电缆截面可根据焊机额定焊接电流(如表)选择,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30米。
4、面罩:是防止焊接时的飞溅,弧光及其辐射对焊工的保护工具,有手持和头盔式,面罩上的护目遮光镜片可按表选择。
管道焊接目前方法很多,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手工电弧焊。由于手工焊的灵活性以及焊接设备要求不高等原因,目前,对于室外管线的焊接,手工电弧焊的工作量仍占40%~50%。
二、纤维素下向焊接工艺。纤维素下向焊接工艺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焊接工艺,应用于包括钢材为X70以下的所有薄壁大口径管道焊接。焊接速度快,根焊性能好,焊缝射线探伤合格率高,经济性优良。
三、低氢型立下向焊条焊接。该工艺与纤维素下向焊接工艺相比,根焊速度较慢,主要用于气候条件恶劣,输送酸性气体及高含硫油气介质,对低温韧性要求较高的管道或者厚壁管的焊接。
四、立下向纤维素焊条打底焊,CO2气保焊填充面。由于CO2焊生产率高、成本低,近年来不断被推广和应用,但对油气管道焊,要实现全位置焊接,须在较小的电流范围内,用短路过渡形式完成,而短路过渡方式用于打底焊易出现未焊透等缺陷。(1)减少焊接材料的消耗,与传统的由下向上焊接方法相比焊条消耗量减少20%-30%。因此,采用立下向纤维素焊条打底实现单面焊,背面成型,然后再用的CO2气保焊填充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