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显微镜在装置上的要求
(1)光源:采用单色光,因为光的速度,折射率和干涉现象由于波长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镜检可使用普通光。
(2)目镜:要带有十字线的目镜。
(3)聚光镜:为了取得平行偏光,应使用能推出上透镜的摇出式聚光镜。
(4)起偏镜:要求偏振方向为东西方向,可以任意旋转90°以上。
(5)检偏镜:要求偏振方向为南北方向,可以任意角度旋转,需附刻度游标,以方便检测与定量分析。
(6)伯特兰透镜(勃氏镜):是把物体所有造成的初级相放大为次级相的辅助透镜。它可保证用目镜来观察在物镜后焦平面中形成的平涉图与偏光图(黑十字),而且还可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孔径光阑时使用,尤其是在高倍物镜时,由于物视场小,使用勃氏镜可以用目镜观察而充满整个视场。
(7)波长片(或称为波片、试板、补色器、补偿器等):将已知的非均质晶体磨制成一定厚度的定向薄片,标定其光程差与快、慢光方向,根据补色原理测定物质光学性质与鉴定物质类型,波长片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固定光程差补色器
a.1/4λ波片(云母试板):光程差为钠光(589nm)或绿光(546nm)的1/4波长,在正交偏光下处于45°位置时呈现一级灰的干涉色。
b.λ波片(石膏试板):光程差为钠光(589nm)或绿光(546nm)的1个波长,在正交偏光下处于45°位置时呈现一级红的干涉色。
上述波长片的快、慢光方向可以在插板上标识,一般快光方向平行插板方向,慢光方向垂直插板方向。
②可变光程差补色器
a.石英楔子(Quarzkeil/Quartz):是将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平行于光轴切制成楔形薄片而形成,厚度一般为0~0.2mm,慢光方向常用γ或N表示,插入过程中会呈现出一至四级的干涉色,由暗***至***变化。
b.贝瑞克补色器(Break Compensator):是一种绕轴旋转变化而进行光程差测定的补色器,于1913年成功试制后,现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偏光显微镜原理透反射式
偏光显微镜原理
透反射式偏光显微镜,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光学仪器的偏光显微镜,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许多行业,如化工的化学纤维,半导体工业以及***检验等等,也广泛地使用偏光显微镜。透射偏光显微镜就是非常适用的产品,可供广大用户作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以及显微摄影,配置有石膏λ、云母λ/4试片、石英楔子和移动尺等附件,是一组具有较完备功能和良好品质的新型产品.本仪器的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接计算机和数码相机。对图片进行保存、编辑和打印。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方法
偏光显微镜偏光镜的校正
(1)确定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将上偏光镜(检偏振镜)自镜中推出,只用下偏光镜观察工作台上。转动工作台,当黑云母解理缝与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对黑云母吸收性强,此时呈现深棕色;当解理缝与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黑云母吸收性微弱,此时晶体呈现淡***,据此就能确定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
(2)调整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将黑云母解理缝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转动下偏光镜至黑云母呈现深棕色位置,此时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横丝,其刻线应对准0°或180°。
(3)确定上偏光镜(检偏振镜)与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正交:将黑云母切片取出,推入上偏光镜,如果视域呈黑暗,则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正交;否则转动上偏光镜直至视域黑暗。
校正偏光显微镜的偏振片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偏正显微镜的上下偏振镜的振动方向要互相正交,或东西和南北方向,各自与目镜十字丝的横、纵向一致。有时只用一个下偏振镜来观测,必须确定下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因此操作时必须对偏振镜进行校正。
1、目镜十字丝的检测
一般要检查目镜十字丝是否正交,以及是否与上下偏振镜振动方向一致,同时选一块解理极完全的黑云母,移至目镜十字丝的中心,将解理缝平行于十字丝的一根丝,记物台的刻度数,再转动物台使解理缝平行于另一十字丝,记物台的刻度数,两个刻度数之差为90°,说明十字丝正交。
2、下偏振镜振动方向的确定和校正
一般用黑云母来检查下偏振镜的振动方向,这是因为黑云母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透明矿物,在单偏光下很有特征。首先找一块解理和清晰的黑云母,移至目镜十字丝中心,推出上偏光镜,转动载物台一周,观察黑云母颜色的变化,因为黑云母对解理方向的振动光吸收强,所以使黑云母颜色达到深时,解理缝的方向就是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
3、上下偏振镜正交的校正
下偏振镜的方向校正好之后,取下薄片,推人上偏振镜,观察视域是否全黑即是否处于消光状态。如果全黑,则表明上下偏光的振动方向互相正交。否则,上偏振镜须进行校正,即转动上偏振镜,使视域达到暗为止。转动时必须先松开上偏振镜的止动螺丝,校正好后再拧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