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为何“暴利?疫情后找工作,它可以选吗
有一些公司的存在历史悠久,而似乎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于是人们开始好奇,这种类型的公司,究竟是如何实现盈利的目的呢?而其中典型的一种,应该就是劳务派遣公司了。只是简单的进行员工与公司的工作介绍,为何能如此挣钱,甚至被冠上“暴利”的名号。劳务派遣为何“暴利”?疫情后找工作,它可以选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务派遣。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工作的需要,从人力资源公司租赁,或者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选聘自己公司所需人才。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通过人力资源公司为派遣人员办理相关业务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其中不仅包括薪水发放、管理劳动合同,还包括档案管理、员工办理等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1、订立劳动合同:①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按月***劳动报酬。②可约定试用期,但只能约定一次。③在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规定的工资标准,按月***报酬。④不得以小时工的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2、告知义务: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3、付薪义务: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应按劳务派遣协议的约定***其薪资。4、禁止收费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5、禁止自派遣: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出资或合伙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公司不得自设新的单位,再派遣劳务公司中的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企业和派遣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
如果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由派遣单位承担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这种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因此,企业在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仍然可以依据该约定向派遣单位追偿。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员工被派到用工单位,接受用工单位的安排从事工作,从外表上看,员工代表的是用工单位,从事的是用工单位的'职务行为'。可是当***发生时,责任的判定却牵涉到派遣单位。例如,企业使用了劳务派遣单位派来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外出履行职务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企业和派遣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
传统侵权法理论对职务行为中侵权责任的认定
传统侵权法理论对职务行为中侵权责任的认定是采用'替代说',即侵权行为的时空点是发生在履行职务或从事雇佣活动的过程中、侵权行为是在侵权人的职务范围内或与职务范围有牵连或因果关系,在此前提下,雇主承担替代赔偿责任。而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只是劳务关系,不存在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在上述驾驶员的例子中,如果严格按照现行侵权法的规定,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应由派遣单位来承担,用工单位并没有赔偿义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