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种派遣,都是以劳动合同为基准,没有特例
不管是哪一种派遣,都是以劳动合同为基准,没有特例。说到底,只要是和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和普通劳动者享受的权益是一样的,都按照劳动合同执行,没有特例。从入职、薪资、晋升、福利、到员工的日常管理、离职、解除劳动合同等,劳务派遣工依法享受和普通劳动者一样的权益。如果要说不同,那就是普通的劳动者签订合同是和用人单位自己签订的,劳动关系在企业,派遣工人的劳动合同是和具备劳务经营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关系在派遣单位。假如派遣工人在就业的过程中遭到不公平对待,比如克扣薪资、福利、辞退等,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流程和普通劳动者的流程一致,适用的***也基本一样,所享受的违规补偿、经济补偿都一样的计算标准。
在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在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合同名称上必须明确说明是劳务派遣合同。2.明确合同的标的以及结算方式,合同的标的是“事”还是“人”,费用结算方式是工作量还是服务时间。3.明确对劳动者的管理责任主体劳务派遣合同中,用工单位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派遣协议中,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费的数额与***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来避免长期用工带来的风险
企业不妨通过变换劳务派遣单位来避免长期用工带来的风险,但是同时企业与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之间不能存在***上的关联关系。在《劳动合同法》诞生之前,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企业的'避风港',大量的员工均与派遣单位'一年一签',企业的解雇风险和解雇成本均较低。《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于劳务派遣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连续2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仍需继续雇用员工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企业和派遣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
如果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由派遣单位承担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这种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因此,企业在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仍然可以依据该约定向派遣单位追偿。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员工被派到用工单位,接受用工单位的安排从事工作,从外表上看,员工代表的是用工单位,从事的是用工单位的'职务行为'。可是当***发生时,责任的判定却牵涉到派遣单位。例如,企业使用了劳务派遣单位派来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外出履行职务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企业和派遣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