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管理体系认证对公司的好处还有这些
ISO三体系认证对企业的意义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推行ISO9001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已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并已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且有认证机构的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产品的信得过企业,从而放心地与该企业订立供销合同,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
许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指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世界贸易***"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所以,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
3、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虽然早已成为惯例,但后来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方面,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需方也要***相当的费用,有时花了钱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惟有ISO9001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弊端。
因为作为方的生产企业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1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方还是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费用。
还有,如果企业在获得了ISO9001认证之后,再申请ul、ce等产品认证,还可以节省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条件准备材料
基本条件
1. 企业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且按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年检;
2. 已取得相关***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并能提供出有效期内的许可证或及年检证明;
3. 生产、加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4. 已按以上基本认证依据和相关专项技术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一般情况系需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准备材料
1. 环境安全监测报告;
2. “环评”、“安评”报告及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
3. 地理位置及厂区平面示意图;
4. 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的产出示意图;
5. 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证明;
6. 申请***一年内无重大事故证明。
注:建筑、市政、监理公司则要求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型企业要求有QS证书;(产品全部出口除外);家用电器类的生产型企业要求有CCC证书(产品全部出口除外);以及***对所要求申请的企业类型有明文要求许可的企业,必须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
产品认证
1、什么是产品认证
所谓产品质量认证,是由依法取得产品质量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依据有关的产品标准和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工厂审查和产品检验等,对符合条件要求的,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该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
2、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的区别
产品质量认证与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主要是:(1)认证的对象不是企业的质量体系,而是企业生产的某一产品;(2)认证依据的标准不是质量管理标准,而是相关的产品标准;(3)认证的结论不是证明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标准,而是证明产品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3、推行产品质量认证的目的
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颁发认证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也有利于提高经认证合格的企业和产品的市场信誉,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由作为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已成为许多***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普遍做法。经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可以方便地进人国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体系
企业做为什么要做三体系认证?
1、首先,三体系标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管理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知识经济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其次,三体系认证是向公众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的佐证和媒介。
具体来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服务质量稳定,追求“”的目标,对客户负责的形象;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在服务过程中节约资源,少甚至无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标,对社会负责的形象与责任;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展示企业确保生产过程中少甚至、职业病,追求“零事故”的目标,对员工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3、再者,三体系认证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实施并通过三体系认证,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 审核受审核方的三体系文件;
2. 评价受审方运作场所和现场具体情况,便于双方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3. 审查受审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情况,特别是对三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识别情况。
4. 收集关于受审方三体系范围、过程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要求和遵守情况。
5. 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
6. 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三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于为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7. 评价受审核***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三体系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