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的产生与发展
虽然CAD与PDM等专注于产品设计的***软件自诞生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协同管理手段,研发设计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数据与信息,无法实现与后续生产规划、生产执行环节同步共享,仅能通过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安排生产,由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一切问题,只能进行被动的应对与处理,不但严重影响实际生产效率,而且还需承担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损失。这种由于产品设计与制造环节的数据与信息脱节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是制造业的一大痛点。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3个方式改善品种多,排产难问题:1、建立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除了管理基础的产品图纸、BOM、工艺、定价等信息,建立属于公司的标准研发体系,将产品配置、产品结构、装配关系、制造工艺等数据统一管理并呈现,提高编制工艺的效率。2、通过MES系统实现车间现场的精准管控,同时梳理并建立通用件,考虑超级BOM组成及实施的可能性,有效缩短生产周期。3、通过ERP系统与MES系统的深度集成,实时监测、控制、统计、分析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部细节,同时通过车间看板实时展示数据信息,以达到优化产能的目的。
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
没有对技术进行全盘考虑
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路线也大相径庭。数据分布较为分散,难以获得数字化工厂所需要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数据,同时使得标准的制定变得困难。在部分较为传统的行业中,中国企业争相计划实现数字化工厂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工厂车间里的设备落后,难以实时抓取和传输数据,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问题。尽管如此,仍然有以安灯系统为代表的解决方案能够为人工作业提供补充,并有效地整合进工厂自动化。
数字化的终目标
工厂实现数字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终是要实现智慧工厂。而在实现智慧工厂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精益生产的理念。如上文所述,我们监控设备信息终是为了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同样的,我们监控库存信息,目的是为了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监控生产节拍是为了查看瓶颈工艺,进而消灭瓶颈,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