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漆包工包料墙在实际的使用中寿命也很长,如建造历史五百年以上的土楼, 在东南福建的南靖仍保存有二十多座。建筑生命周期的延长,同时也减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生土建筑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 从夏热冬暖地区到严寒地区、从湿热地区到干旱地区、从海洋性气候到大陆性气候, 都可以见到生土建筑的身影。这是与夯土材料的良好的湿度、温度调节性能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目前世界上有 1/3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
由夯土漆包工包料技术构筑的厚重墙体建筑具有较好的蓄热(保温隔热)能力。 方位朝向较好且有开窗的建筑,在夏季,如果夯土建筑的通风和遮阳措施处理的较好,墙体除可以阻断烈日的曝嗮,也可以吸收多余的热量,维持室内的凉爽,以满足***降温消暑的需求。
泥土的本真性来源于其可以循环,才能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土建筑作为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建筑,可以实现从“设计— 建造—拆解”的建造模式。若掺入化学制剂和人工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土壤的循环属性便大大削弱了。新型夯土漆包工包料建筑的施工工艺必须是本土化的,夯土墙建筑的材料建议来源于项目周边,施工人员来源于项目附近的劳动力,并提供成熟的模板和技术指导。在协力营造的基础上,传播绿色低碳环保的更新建造理念。
新型夯土漆包工包料建筑利用当地原状土从本质上来说是本土的。将施工技术和建造理念宣达给当地居民,形成协力建造和修缮的可能性,无论是提供稳定的木构架还是框架结构甚至是钢结构,提供乡村居民进行半预制化的建造理念,进行围护结构夯土墙的营造仅仅需要低技术和低成本,满足乡土建筑建造的根本需求,即经济技术适宜性。
人与生俱来对于泥土产生亲切感,相比较于混凝土的冰冷质感,夯土漆包工包料墙营造的空间更多给人以温暖、舒适和亲切的感觉。新型夯土漆包工包料墙建筑的审美价值观突破了原有钢筋混凝土、玻璃的建筑建造迭代,在均衡现代与传统、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化和地域性方面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自人类文明形成至今,夯土漆包工包料一直是人类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生土建筑中。公元前4世纪,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泥土和彩画建造神庙,古姑师王朝采用板筑工艺建造出目前世界大的夯土城市新疆交河故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