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时水分可以顺纤维方向移动从板的两端排除,也可以横跨纤维方向
移动从板的表面和侧面排除,因为锯材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大于端面积,因此锯材干燥时的水分主要沿厚度和宽度的方向移动和排出.当含水率高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液态水移动为主,当部分含水率低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水蒸气或汽水混 合方式移动为主
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燥速度是干燥的基本原则。干燥的质量要求是:已干木材的终含水率及干燥均匀度能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保持木材的完整性,不发生为工艺规范所不容许的缺陷,不改变木制品应有的性质。干燥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木材含水率降低的程度。干燥速度越快(或干燥周期越短),所需用的干燥设备与***越少,干燥成本越低。各种木制品对已干木材终含水率的要求因用途不同而异,如乐器、精密仪器盒为7%;家具、镶木地板为8%;细木工板为8~9%;运动用具为10~12%;窗、门为12%;汽车、铁路客车为10~15%;铁路货车、建筑材料为18%;包装箱为15~18%。实践上还需按产品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作适当变动。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须按不同干燥阶段相应改变干燥室内的相对湿度,据此制订的相对湿度变化程序即干燥基准。高温水循环加热采用B级的燃木废料热管热水锅炉,热水循环系统在表压P=0。不同树种、不同厚度的木材有不同干燥基准,一般分为时间干燥基准和含水率干燥基准两类。前者按时间阶段操作,后者按含水率变化阶段操作,属于按含水率变化阶段操作的还有波动式和半波动式干燥基准。干燥基准的选用是否适当,对木材干燥的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
通过加热并利用木材内、外水蒸气的压力差,使木材含水率降到适用值的过程。客户可以自由修改程序,也可以输入已编好的其它用途的程序,达到一机多用的特点。木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木材干燥的作用在于:减轻重量,节约调运的劳力和费用;防蛀防腐,延长使用年限;防止变形翘曲,增大弹性,有利于提高木制品质量。木材干燥涉及传热、传湿和水分移动、蒸发过程中木材性质变化的机理。干燥理论的应用,干燥方法的选择,以及干燥设备的设计、建造和运转等构成一门***基础技术学科。
干燥原理 在一般情况下,木材内部的含水率高于外部的含水率;木材加热时,木材外部的温度高于内部的温度。这是与等速段不同的特点含水率梯度是水分移动的动力,水分移动方向是从高含水率向低含水率方向移动。含水率梯度迫使水分由内部向外部移动;而温度梯度迫使水分由外部向内部移动。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分移动互相对抗,致使离木材表层不远的地方呈现一个水分移动缓慢区,从而对干燥过程产生阻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使含水率梯度和温度梯度都是内部高、外部低,往往先用高温、高湿空气(或其他介质)对木材进行预热处理,使木材热透;然后降低空气的温、湿度,开始干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