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其回收再利用的空间也较大。目前我国在废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废电池回收利用机制,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伴随我国科技水平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人们购买和使用。这些资源将再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也是关键的环节。

而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能量储存器,消耗量与日俱增,其所含的***等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中的土壤、水体等,会对***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如果有合适的处理方法,这些***又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还原剂可利用钢铁酸洗废水配制,以废治废。NI-MH电池、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随着近年手持电话和电子设备的发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日本,NI-MH电池的产量,1992年达1800万只,1993年达7000万只,到2000年已占市场份额的近50%。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大量的废NI-MH电池产生。回收拆解经济效益不高,但其循环性能较优,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倾向适用于梯次利用。

这些废NI-MH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中含有许多有用金属,如镍、钴、稀土等。因此,回收NI-MH电池是十分有益的,有关它们的再生利用技术亦在积极开发中。
物理法
物理法利用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
是破碎浮选法和机械研磨法。
1)破碎浮选法
破碎浮选法是利用物质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即首先对
完整的废锂离子电池进行破碎、分选后,将获得的电极材料粉末进行热处理去除
有机粘结剂,后根据电极材料粉末中钴酸锂和石墨表面的亲水性差异进行浮选
分离,从而回收钴锂化合物粉体。破碎浮选法工艺简单,
可使钴酸锂与碳素材料
得到有效分离,且锂、钴的回收率较高。但是由于各种物质全部被破碎混合,对
后续铜箔、铝箔及金属壳碎片的分离回收造成了困难;且因为破碎易使电解质
LiPF6与H2O反应产生HF等挥发性气体造成环境污染,需要注意破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