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汽柴油的生产方法
我国现在使用的汽、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未经炼制的石油,
通常称为原-油,用原-油炼制汽柴油要经过以下基本过程:
1、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适宜作为汽、柴油的
馏分,这种馏叫做直馏馏分,如、常一、常二线柴油等。
2、再以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减压重油等为原料,用热裂化、催化裂化、
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二次加工方法,将高沸点馏份裂解为适宜作燃料的
低分子烃,经过分馏得到汽、柴油的热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组份。如果
生产高辛烷值,还需要采用催化重整和化等方法,制得重整
组份和轻化油。
3、将直馏馏份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馏分油分别进行电化学精制、加
氢精制、脱硫醇和脱蜡,除去其中的***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4、后根据不同牌号汽、柴油的质量要求,以上述各种馏份油为组份,
按所需的比例并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即得到质量符合***标
准的汽、柴油。
抗爆剂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的燃料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
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燃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辛烷值又是
车用的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一个***炼油工业水平和车辆
设计水平,所以从二十世纪初,人们就一直开始寻找提高辛烷值的有效途
径,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技术日趋成熟。
料到的效应,主要表现为:
(1)润滑性能下降,设备的磨损加大。1991年,瑞典在使用硫含量为0.00%的柴油时,发现燃料泵产生的烧
结和磨损甚至比普通柴油的磨损还要严重。日本也对不同硫含量的柴油作了台架试验,结果也确认了柴油润
滑性能下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脱硫的同时把存在于油品中具有润滑性能的天然极性化合物也脱除了,
从而导致润滑性能下降,设备的磨损加大。
(2)柴油安定性变差,油品色相恶化。当柴油的硫含量降到0.05%以下时,过氧化物的增加会加速胶状物和沉
淀物的生成,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导致排气恶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本存在于柴油中的天然化组分
在脱硫时也被脱除掉了。同时随着柴油中硫含量的降低,油品的颜色变深,给人以恶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