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工装的组成结构包括上支撑1、上夹板2、大配重块3、垫板4、小配重块5、长螺栓6、螺母7、下支撑8、下夹板9、短螺栓10、螺母11和微调螺杆12。根据工装的结构特点,其装配步骤为:先安装上夹板2、下夹板9,再安装垫板4、大配重块3和小配重块5,微调螺杆12装在上支撑1和下支撑8后,再将上支撑1和下支撑8分别试装在上夹板2和下夹板9上,调整位置,划出装配线。拆卸工装,再根据装配线将上支撑1和下支撑8分别断续焊接在上夹板2和下夹板9上,需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以控制焊接变形。若工件产生变形,则需对夹板进行矫形,以满足装配要求。然后将合格的工装按顺序装在导叶瓣体中部,紧固全部联接件。其实,有效的冷却塔噪声治理技术是在塔内安装消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噪声20分贝左右,同时还解决了隔音墙对冷却塔散热造成的影响问题,冬季也能防止结冰,是企业治理冷却塔噪声污染的不错选择。
一、技改方案技术简介
1.1、技术原理
工业冷却水在热交换设备和冷却塔之间的循环是通过水泵来驱动的。
水动风机顾名思义就是以水力驱动风机,而不是传统的电力。在水动风机冷却塔中,是以水轮机取代电机作为风机动力源。水轮机的工作动力来自系统的富余流量和富余扬程。改造后,水泵提供的循环水经过水轮机并带动其旋转。水轮机的输出轴直接与风机相连,进而带动风机旋转。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多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的水电站,水头适用范围3米-80米,其转轮叶片可以根据运行工况的变化而转动,从而扩大了***率区范围,结构相对复杂,应用不断向高水头、大尺寸发展。
在冷却塔的循环水泵系统设计的热力学、传热学计算中,从换热设备热负荷、换热面积到冷却水需求量的各个环节,由于考虑到设备和系统管道的阻损,一般都要放一些设计余量,在水泵选型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再乘1.1至1.3倍作为水泵选型的依据,而在具体选型时往往很难凑巧选到参数完全一致的水泵,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一般选择扬程较大的水泵,由于上述几种情况的叠加,因此在水泵循环系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富余扬程和流量。③需要大量的金属管(铝管、钢管或铜管),因此造价为同容量湿式塔的4~10倍。
由于配用的拖动电动机一般***于工作能力情况下,而大量的生产场合由于功率需求始终处于变动状态,普遍采用的是低效的进、出口阀门调节方式与负荷的变化相适应。即采用阀门调节的方式,也就是在输送流体的管道上利用改变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泵的流量。这种调节方法通常也称为节流调节,它是利用改变管道系统阻力的办法,变更管道阻力特性曲线,以便获得适合用户需要的工作点。但是关小阀门可以减少流量,而系统从电网吸收的能量并没有减少,拖动电动机的轴输出动力基本没有改变,有相当一部分能量消耗在阀门上,虽然阀门的输出达到了工况要求,但是能量的有效比例减少了,而损耗增加了。相对于轴颈,瓣体厚度较小,在加工导叶轴颈时,由于导叶自重和车刀径向切削力的作用,在瓣体厚度方向中段轴颈产生的挠度比其他方向的挠度大,从而可能导致该处导叶轴段的加工精度超过设计要求。
在整个循环水系统中,每段水管、弯头都有一定的阻力,冷却塔的位置高低、换热部件的阻力及压力要求都会在系统中产生阻力,这些阻力也不能很的计算出来,所以工艺工程师计算的阻力值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根据这个数值在选型水泵的扬程时,考虑更安全的满足生产需求,就在克服所计算出的阻力数值的基础上至少加10%-20%的余量来选型。这个水头对水轮机来说是用来做功的,水轮机的水头5℃温差塔需要5m—7m。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
早在公元前100年前后,中国就出现了水轮机的雏形——水轮,用于提灌和驱动粮食加工器械。
现代水轮机则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尾水管道排向下游。水头越高、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