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检定标准技术及指标:
1、测量准确度:0.01级;分辨率0.1uV和0.1mΩ;
2、扫描开关寄生电势:≤0.4μV;
3、温度范围: 水槽:(室温+5~95)℃ 油槽:(95 ~ 300)℃ 低温恒温槽:(-80 ~ 100)℃ 高温炉:(300~1200)℃;
4、控温稳定度:优于0.01℃/10min(油槽、水槽、低温恒温槽);0.2℃/min(管式检定炉);
温度传感器起源
温度传感器是开发,应用广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 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这一类传感器主要有红外测温传感器。这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测量运动状态物质的温度(如慢速行使的火车的轴承温度,旋转着的水泥窑的温度)及热容量小的物体(如集成电路中的温度分布)。
温度传感器优势
的温度传感器:对所测量的介质没有影响非常响应即时(在多数情况下)输出易于调节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传感器,所有温度传感器都要考虑上述因素。
不管测量什么,的是要确保测量设备自身不会影响所测量的介质。进行接触温度测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选择正确的传感器尺寸和导线配置是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以减少"杆效应"及其他测量错误。
将对测量介质的影响降至低之后,如何准确地测量介质就变得至关重要。准确性涉及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测量准确性等。如果未能解决有关"杆效应"的设计问题,再准确的传感器也无济于事。响应时间受传感器元件质量的影响,还会受到导线的一些影响。传感器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范围
每种传感器的温度范围也有所不同。热电偶系列的温度范围,跨越多个热电偶类型。精度取决于基本的传感器特性。所有传感器类型的精度各不相同,不过铂元件和热敏电阻的精度高。一般而言,精度越高则价格就越高。
长期稳定性由传感器随时间的推移保持其精度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稳定性由传感器的基本物理属性决定。高温通常会降低稳定性。铂和玻璃封装的绕线式热敏电阻是稳定的传感器。热电偶和半导体的稳定性则差。
传感器输出依照类型而有所变化。热敏电阻的电阻变化与温度成反比,因此具有负温度系数(NTC)。铂等属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热电偶的千伏输出较低,并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半导体通常可以调节,附带各种数字信号输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