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电路采用微处理器芯片、温度传感器,确保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换性。 采用颗粒烧结探头护套,探头与壳体直接相连。输出信号类型为 RS485,能可靠地与上位机系统等进行集散监控,远可通信 2000 米,标准的 modbus 协议,支持二次开发。温湿度传感器由于体积小,性能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方法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法),法,干湿球法和形形***的电子式传感器法。这里双压法、双温法是基于热力学P、V、T平衡原理,平衡时间较长,分流法是基于湿气和干空气的混合。由于采用了现代测控手段,这些设备可以做得相当精密,却因设备复杂,昂贵,运作费时费工,主要作为标准计量之用,其测量精度可达±2%RH -±1.5%RH。
干湿球法温湿度传感器
这是18世纪就发明的测湿方法。历史悠久,使用普遍。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将此条件简化了,所以其准确度只有5~7%RH,明显低于电子湿度传感器。显然干湿球也不属于静态法,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提高两支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就等于提高了湿度计的测量精度。
温湿度传感器如何选择
1、选择测量范围 。和测量重量、温度一样,选择温湿度传感器首先要确定测量范围。除了气象、科研部门外,搞温、湿度测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湿程(0-100%RH)测量。
2、选择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湿度传感器重要的指标,每提高—个百分点,对湿度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精、尖”。
3、考虑时漂和温漂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湿度传感器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电子式湿度传器年漂移量一般都在±2%左右,甚至更高。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商会标明1次标定的有效使用时间为1年或2年,到期需重新标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