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
(1)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
(2)发泡灸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效果甚为显著。当病的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如眩晕、慢性的腹泻、皮肤疣等。(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
艾灸是***学中防病治0病、***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0病的目的。
湖北中大学是***文化的发源地,湖北中大学*********培训中心在***中0***中国中研究促进会的
大力支持下,校内临床医师亲临授课,***实习实战演练。
灸疗是一种在***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0病目的的治0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取穴: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绝骨(均取患侧,间配健侧)或配委中(刺血)灸法:1、用艾炷无瘢痕灸,每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实证加刺委中放血。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0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0症、粘连、渗出物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0物的吸收。
湖北***药大学是***文化的发源地,湖北***药大学*********培训中心在***0***药***中国***药研究促进会的
***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施灸。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
湖北***药大学是***文化的发源地,湖北***药大学*********培训中心在中国***药研究促进会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