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物理处理技术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物理技术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或阻隔或吸附水中杂质,以期保持水质洁净。其中,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处理技术因效果明显而在工厂化规模养殖的尾水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
由于大量的残饵粪便是以大颗粒状、悬浮态存在于水产养殖尾水中,机械过滤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氨氮,显然在尾水处理的前期是一种十分实用且简便的物理处理技术手段。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靠近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排水口,所述第-排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设置,所述过流通道靠近所述精滤区的一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所述精滤池设置,所述过流通道内位于所述第-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之间填充有过滤海绵。
优选地,所述精滤池还包括竖挡板,所述竖挡板自所述精滤池的顶壁向下延伸且间隔所述精滤池的底壁设置,以将所述精滤池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精滤区和第二精滤区,所述第二精滤区远离所述第-精滤区的一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连通所述灭菌池设置;
所述精滤组件对应包括第-精滤组件和第二精滤组件,所述第-精滤组件为多个沿上下向间隔设置的珊瑚石过滤板;和/或,所述第二精滤组件为多个沿上下向间隔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灭菌组件为灭菌剂发生器或者紫外灯发生器。
温室鱼菜共生处理模式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农业,它把池塘养殖和作物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该模式将池塘养殖中残饵和粪便等高污染物,通过底排的方式进入收集池,通过收集池沉淀后将浓缩的污染物排放到发酵池中,经过十几天发酵后,将发酵液通过管道进入温室鱼菜共生系统中,用于作物栽培,上清水回塘继续用于池塘养殖。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当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涉及家家户户的“民心工程”,鱼菜共生系统能实现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可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主要包括养殖池塘→底排污管道→收集池→上清水回塘;沉积物进入发酵池→发酵液→温室鱼菜共生系统→养殖池塘。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
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占比面积:一般要求温室鱼菜共生系统与池塘配比为1:2~5左右。
适用于面积在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模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