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七)
第三篇 安全培训
出国后日常培训
企业要将员工派出后的安全培训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结合项目周边风险和自身实践经验,编制海外安全防范工作培训手册,定期和适时***学习,督促出国劳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将境外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境外管理条例,列入员工测评和考核范围,不论何人,都要严格执行入场安全教育;建立培训内容、考勤档案,保证全员覆盖;定期回顾注意事项和安全风险事件,增强安全意识。企业总部、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中心,明确部门统筹负责海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针对境外机构所在地安全风险状况,以“用得上、行得通、靠得住”为标准制订企业境外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员工就预案内容进行演练,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二十四)
第八篇 应急处置
自救互救
发生境外突发安全事件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人脉资源,帮助企业和使领馆搜集信息,并协助企业自保自救。所在国或地区安全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企业在做好自保自救的基础上,还要和附近的其他中资企业一起积极进行互保互救,共同应对安全威胁要集中在建筑、海事工程、制造、餐饮等行业,在赴新加坡劳务之前都需要申请新加坡工作准证。如果是从事新加坡建筑劳务,则需要在国内通过新加坡建筑劳务考试。境外企业要把出国劳务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视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亲自策划、完善措施、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一般而言,雇主会事先对劳务人员进行视频面试。
中国人现“出国打工热”:机遇与挑战并存(四)
“出国打工”热的形成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国人出国打工在带来新机遇、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忧,由于就业服务和***保障不完善,一些出国打工者的权益遭受了损害,熟练工人转向海外就业也会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抽离效应,并可能造成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断档。坚持属地化经营尽量提高海外项目当地员工的雇用比例,加强对当地雇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尽可能减少外派员工数量,降低海外安全风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