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俗习惯与禁忌了解(十八)
日本茶道和花道盛行。日本的茶道是为款待尊贵的客人而举行,茶道讲究高雅简朴,和谐清寂,一般在面积不大的茶室进行。由茶师按一定的规程用竹制小匙把茶叶放在碗里,沸水冲泡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茶。斟茶以八成满为恭敬。花道是一种插花艺术,是日本的室内装饰艺术,是一种富有乐趣的民间技艺。茶道和花道不仅是款待客人的礼仪和装点生活环境的,而且还显示了日本妇女所具备的文化修养。元旦这一天,人们很喜欢去各大神社和寺庙进行新年初次参拜,很多葬礼也都在寺庙举行,这些寺内还有放置墓碑灵位的专用场所,特别是市内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小寺院,所以请尽量不要随便进入参观。
日本人信奉神道教和大乘。喜欢龟和鹤,认为这些动物象征长寿。日本人盛行送礼,而且送礼已经成为整个日本民族的风气。
日本的风俗习惯与禁忌了解(二十七)
招手:把手掌朝下轻轻地放开,手腕从前方朝自己一边来回摆动几次。这种方法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都能使用。但对地位、辈份高的人这样招手是失礼的,要尽量避免。
自己:表示“那是我”、“我吗?”等意思时,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
:这是在比赛中获胜或碰上好运时,举手表示高兴的动作。多数情况是,大家一起同时欢呼“”,以表示庆贺幸运和祝愿幸福的心情。
日本国名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早称“和”或“倭”(均读作yamato,中文译作邪马台),“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不但在婚礼、生日之际赠送一些礼品,而且在平时拜访时也要带些礼品,表示一下敬意和好意,这已经成了日本人的习惯了。
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也与此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考古上早发现“日本”这一名称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由此可见“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历史中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
日本旅游胜地--日光
日光徒步线主要有八条,在主要的驻足点都有路线指引,属于比较成熟的徒步目的地。从日光站搭乘早的巴士,在明智平(Akechidaira)下车,搭乘明智平缆车到明智平展望台,从这里可以一览华严瀑布的壮观景象,漫山红叶与湖天一色。这份心旷神怡是一定要”到此一游“才有幸体会得到。日本的风俗习惯与禁忌了解(二十三)一般日本人行礼致意是互不接触身体的,传统上也没有握手的习惯。
缆车售票处工作人员得知我要徒步下山,便给我了一张明智平出发的小型徒步地图。我从展望台旁边的山道一路往上爬,放眼望去周遭竟是斜坡与岩石,但是山坡上的红叶却是夺目绽放,光彩耀人。
比较轻松的徒步线是环中禅寺湖徒步线。从chang蒲游览船发着所出发(shobu yuransen hachakujyo)沿着湖边徒步线道一路向前,枫叶铺满桥上桥下,踩在叶路上听鞋子与树叶的摩擦声,偶尔一阵风吹过,红叶黄叶纷纷起舞。
中禅寺湖位于男体山麓,是男体山喷发而形成的堰塞湖,海拔1269米。十月下旬群山已被红叶染红,此时是中禅寺湖一年中美的季节。这一天天气很好,见到了人生美的秋天。一路有惊无险,幸好在危急之时遇见好人被捡起。di一次步行穿过隧道、di一次搭陌生人的便车,舍弃游客聚集的经典线路,真正深入自然美景之中。日本风俗习惯与禁忌了解(二十二)日本人的举止手势中,有日本人特有的或者说和他国文化在意义和用法上不同的地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