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1.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须按***标准规定进行。
2.发电机的电气性能指标:
稳态电压调整率:±2.5%;
稳态频率调整率:≤2%;
电压波动率及***时间:<0.5%;
频率波动率;<0.5%;
瞬态电压调整率及电压***稳定时间;-15%~+20% 4s;
瞬态频率调整率及电压***稳定时间:-7%~+10% 3s;
波形失真、线电压波形畸变率:≤5%;
电压调整范围:±5%。
3.发电机为无电刷型,其旋转磁场由交流励磁机和旋转整流装置励磁,并由固态自动电压调节器控制励磁。
4.发电机的额定值须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
5.转子和定子具有不少于F级绝缘。发电机须为防滴式,符合***标准规定的IP22防护等级。部分厂家的机组绝缘,防护等级。
1.控制和调节装置的放置位置
(1)所有供操作用的控制器须集中装在随时可供使用、伸手可及的合理位置。
(2)调节用的装置必须分开放置,以防止未经许可,擅自调正。
2.发动机状态指示
发动机须具备以下限度的状态指示;
(1)油压;
(2)水温;
(3)发动机温度(风冷机);
(4)运行时数;
(5)转速表;
(6)电池充电器电流表。
3.发动机保护
(1)发动机须配备限度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以便发生下列情况时尽早发出警告信号和/或停机。
1)润滑油压过低;
2)发动机冷却剂温度过高;
3)发动机。
(2)上述发动机保护须分为两阶段;在初阶段发出光和音响警告信号;当发动机处于预定的***阶段时必须停机。
(3)所有光和音响的警告信号和解除信号开关必须接至控制屏上。
(4)发电机组必须配有钥匙操作的保护装置越位开关。当此开关合上后不管发电机组发生任何故障,都必须持续运转,直至发动机不能再运转为止。此钥匙必须由业主工程师保管。
机组工作方式
柴油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可归纳为:由柴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运转,进而输出电能。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柴油发电机组的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可归纳如下:
1.柴油机:将柴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
2.发电机:将柴油机输出的机械能,通过电磁感应转换为电能输出;
3.控制系统:对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进行监测、控制、分配,保证柴油机、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连接方式
柴油机的飞轮売和发电机采用凸肩***构成一体、其驱动连接方式主要有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柔性连接是以联轴器将发电机和柴油机对接起来;刚性连接即使用高强度螺栓将发电机刚性连接片和柴油机飞轮盘连接而成。
排气冲程
排气冲程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此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膨胀结束后,气缸内气体已失去做功的能力,称为废气。为了使新鲜空气重新进入气缸,需将废气排出。1除本技术规格说明书特别注明外,所有设备(包括电气设备和机械配件)都应能于下列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工作及正常操作。废气在活塞上行的排挤下,经过排气门到出缸外。排期结束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1.03~1.08个大气压,温度约为350~600℃。
至此,活塞又回到上止点,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两圈。此外,实际情况下,柴油机的进、排气门动作的时间并非活塞移动到上、下止点,而是进气门在上止点前打开,下止点后关闭;排气门在下止点前打开,上止点后关闭。
从四冲程柴油机的四个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只有作功的,其他三个冲程为辅助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所耗能量,单缸柴油机由飞轮储存的能量提供,多缸柴油机则靠其他缸的作功冲程来提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