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十八罗汉的完整套图(18张) 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2、坐鹿罗汉,也就是宾罗跋罗多,曾经乘鹿进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向善。这部书由唐代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徒的尊奉。到五代时,绘画雕刻日益兴盛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位阿罗汉宾头卢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者有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欢喜罗汉孙善郁欢喜罗汉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迦诺迦代蹉,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苏频陀是佛祖***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伏虎罗汉弥勒——伏虎罗汉伏虎罗汉在中国领域,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传说伏虎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