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铜像半身像制作货真价实「多图」
作者:宏达雕塑2022/4/14 6:19:28










      孔子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人物,是我国历史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的伟大在于他对我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东亚的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伴随着国际社会的交流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在世界各地都相继建立了孔子学院,孔子铜雕塑的建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宣传,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灿烂的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在世界多彩的文化之林找到属于自己的不败之地。因此,孔子铜雕塑在雕塑中占有很大比重,在众多的学校、广场等场所,孔子铜雕像屡见不鲜,被广泛应用。孔子铜雕塑以铸铜工艺铸造的居多,铸铜孔子雕塑是古代文人学者中的代表性之作,不仅有很高的欣赏性,从侧面还能反映出人们对于这位历史伟人的崇敬之情,更是对其功绩的认可与发扬。历史中,对孔子铜雕像的造型上有很多争议,孔子标准铜雕塑像是流传下来的终统一的版本,造型为双手交叉放于胸前,浓眉长须,宽衣长袖,很有文人学者的风范。

      铸铜孔子雕塑双手合抱的造型初是吴道子画的姿态,画像中不露拇指表示谦逊。孔子铜雕像尊重历史依据、约定俗成印象,准确体现其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代表身份,形神俱佳;其神态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为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掌握在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体现庄严慈祥,和蔼和谐,谦和智慧的万世师表形象。

      孔子铜雕塑在校园应用比较多,在校园这样的氛围中,有了孔子铜像的设立,更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同时又有力传承和发扬了孔子思想的内涵。



孔子(英语:Confucius,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孔子而已。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 “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商户名称:唐县宏达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