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铺设技术:***铁路正线上的道岔轨型,应于正线轨型一致,站线和地方铁路、线、铁路线上的道岔轨型,可用不小于与其连接的主要线的轨型。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同时,道岔铺设时,道岔前后应各铺1节长度不小于6.25米与道岔同型的钢轨,在困难情况下,长度可减小到4.5米。在春融解冻和入冬前,由于气温变化较大,道岔尖轨前后爬行,极易造成道岔外锁设备故障。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铁路道岔的铺设施工:道岔的装车、卸车。尖轨和心轨在装卸、铺设过程中容易变形。因此,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长度大于15m的配轨及箱装零件都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装卸。测量道岔及两端各50m范围内的轨面高程,测点间距3m,将每点起道量写在测点相对应的混凝土岔枕上。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道岔的养护:道岔放散锁定。直、曲基本轨上的预留锁闭孔相对位臵正确。道岔方向和渡线S形曲线正矢符合设计要求,道岔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位移观测桩已设臵完成。这些道岔由100多种钢轨制造,仅单开道岔就有6、7、8、9、10、11、12、15、16、24号并10种型号,而且即使是同一轨型同一号码的道岔也可能分为多种型式。道岔放散锁定为等温度锁定。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随着火车轨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以及原有轨道两侧天价的成本,铁路地建设者迫切需要一种占地面积更小而且变道能力更强的道岔。于是把道岔组合起来的想法就进入了工程家的视野,三开道岔具有三副辙叉,因此可以将一条线路一分为三或将三条轨道合而为一。三开道岔在效果上和两幅普通单开道岔是相同的。位于动车段(所)内到发停车场到达(出发)端外方的道岔,宜采用12号道岔,困难条件下可采用9号道岔。但是三开道岔可以在很小的面积内实现火车快速变道,因而可以叠加密集使用以满通枢纽或火车站的管理需要,因此后来就没有四开道岔和五开道岔了。
随着火车速度越来越快,传统道岔越来越容易出现损坏。科学家们发现造成道岔损坏的主要原因是车轮在通过辙叉时,从两根翼轨的窄处到辙叉心之间有一段空隙。这一段由于线路过渡造成的空隙也被称为***空间。铁路道岔发展概况:尖轨补强板厚度由10mm增加到12mm,长度相应加长,护轨与基本轨间隔铁由单孔改为双孔,导曲线增设轨撑垫板,使道岔稳定性提高,维修量减少。为了减轻这种现象,铁路工程师们在很多方面又对道岔做出了大量改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