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称为浮屠,是的象征。文献《中国佛塔之演变》,将“南宋阳江北山石塔”称为“仿楼阁式的佛塔”。2008年广东省局出版的《风水塔》,将“南宋阳江北山石塔”列为“风水塔”。
据阳江籍史地学家、中山大学司徒尚纪论证,宋代建塔是个风气,南宋建造的北山石塔是座风水塔,建塔是为了避凶和镇山、镇水、镇邪。北山石塔是阳江城的标志性建筑,它能体现阳江人的文化和风俗
多宝塔:也称七宝塔,是根据《法华经》中多宝佛的典故而命名之佛塔。释迦牟尼佛在宣说《法华经》时,从地下涌出一座宝塔,以金、银、琉璃、水晶、珍珠、玛瑙七宝合成。据《金石粹编》载,以铜造塔始自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吴越王践弘叔仿效阿育王造的八万四千宝塔。塔内坐有一佛,名多宝佛,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往昔行菩萨道时,立誓在之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法华经》之处,必自地下涌现于前,以证明此经的殊胜。故释迦牟尼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涌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如来坐狮子座,其全身姿态如入禅定状,并邀请释迦牟尼进入塔内,与其并坐一同为大家说法。七层铜塔
随着法华信仰的盛行,我国自古便有多宝塔的造立。六朝时盛行建多宝塔,唐代则设于诸寺中。在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浙江省舟山市等地皆有其遗迹留存。
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塔基之上,11层,高84.2米,是我国现存大的一座古塔。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各层均辟门。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4、从塔的主体建造和塔阶结构上分有:实心式、空筒式、套筒式、壁内折上式、壁边折上式、穿壁式、穿心式、错角式、回廊式、攀岩式、螺旋式、混合式等。层间筑有砖阶,可达顶层。塔刹为铜铸六节葫芦。塔身为砖结构,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相传“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整个塔结构严谨,建造精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