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室碎石基层+刚性路面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土工格室碎石基层+刚性路面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为深入了解土工格室碎石基层上刚性路面的受力变形性能和***机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该结构在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动荷载下的***模式,并且模拟了基层下土体被掏空时的工作情况,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处治方法可大大提高路面整体的受力性能,加强路面板的协同工作能力,有效扩散上部荷载,从而可有效增大刚性路面板的***荷载,并且可以保证在严重板底脱空情况下的工作性能,将有效减少错台、唧泥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对比计算得出的P-S曲线与试验实测值,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土工格室的加入使得碎石基层具有了半刚性基层的作用与功能,为长寿命水泥路面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这种摩阻效应必须在有一定相对变形条件下才能很好地发挥,变形愈大,摩阻效应愈强。是基于蜂窝约束技术和高分子纳米合金技术,应对土壤稳定与强化难题的生态、经济的革命性材料。二是土工格室对格网单元内土体的紧箍作用,在土体被夯实以及土体承受上部荷载时,土体将产生侧向位移,使格室壁承受张拉而对格室内土体产生一个紧箍作用,提供侧向约束作用。紧箍作用的发挥主要由格室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焊缝强度控制,由于土工格室的以上两种强度都很高,因而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可以提供很大的侧向约束力。
柳州绕城高速公路及时引进了土工格室这项新技术,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固定炭质泥岩挖方边坡。土工格室的加筋减小了土中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消除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从2005年3月开始施工,到2008年6月,经受了三年多的雨季考验,边坡稳定性得到了保证。1场地工程地质概况柳州绕城高速公路K1+900~K41+250段为全线塌方集中路段。此路段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山势低缓,地层主要为黑色炭质泥岩、炭质页岩等,部分演变为硅质岩,多为薄层与中厚层互层状,新鲜岩石较坚硬。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厚1m~15m,以下为弱风化层。基岩表面一般覆盖第四系坡残积灰黄、***黏土、含碎石黏土,厚度一般2m~6m。此路段位于汶龙背斜的南翼、露塘向斜的北翼,为东西、南北向构造的结合,褶皱强烈,受影响的断层较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