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领域使用蚀刻是比较多的,关于玻璃蚀刻以及金属蚀刻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那么这两种之间的具体区别是怎样的呢,腐蚀机厂家给您做下简单的分析。 玻璃的蚀刻和金属蚀刻不同,玻璃的蚀刻首先应考虑防蚀层。防蚀层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石蜡在锅内熔化至沸,待冷却到边沿结皮后,用刷子趁热把蜡薄薄的刷到玻璃上,然后再以手工刻画蜡层,获得图文。显然这种方式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目前已普通采用抗蚀刻印料,通过丝网印刷闷在玻璃上直接获得图文的防蚀层。商品化的耐蚀印料为8200系列玻璃耐蚀油墨。该油墨有较好的抗蚀能力,外观呈蓝色黏稠状,网印后室温自干需24h,在75°c下干燥需2h。蚀刻机内放入蚀刻液通过采用1:3的水溶液,也有采用40%的水溶液:98%=9:1的混合液。 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环境的通风与作业的防护。当蚀刻机蚀刻到需求的深度时,以清水冲洗即可获得清晰透明的蚀刻图文。

在古时从事腐蚀加工的技师,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有很多的方法将图文转移到需要腐蚀的金属表面。早的方法可能是采用一些石蜡、松香、沥青等,也可能采用、桐油等天然有机材料。据记载到了16世纪时专门从事腐蚀加工的工匠们,要耐心地耗时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将这些材料按某种比例捣碎,再用液体沥青或桐油调合,也可能是直接加温熔化而制成保护涂料。然后用刷子仔细地把保护涂料涂抹在需要腐蚀的整个零件表面,经午燥或冷却硬化后;再用针或之类的硬物在保护层上把图案制作出来,接下来就是用原始的方法进行腐蚀加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是怎样地在腐蚀部位周围用石蜡等天然常温固态树脂筑起屏障,然后将酸液慢慢地加到需要腐蚀的部位上。我们可以估计到这些专门从事腐蚀的工匠们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防蚀层的粘着力不够,在还没有达到腐蚀深度要求时,防蚀层就可能全部或部分脱落,这时就需要用手工来抛光以去掉所有的腐蚀斑痕;用石蜡等天然树脂所筑起的防蚀墙并不能很好地防止酸的外溢,使零件的外缘或其他部位遭到腐蚀,而这些零件在进行腐蚀之前就已经加工完成,同时已具有昂贵的价值,并由此而承担极大的风险。随着其他辅助技术和有机材料的发展,可以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成大的容器,同时也逐渐掌握了使用防蚀涂料对零件其他部位的保护,这时就可以直接将零件浸人一足可。

药性减低的原因及还原方式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蚀刻液药性降低,是因为三氯化铁氧化成了氯化亚铁,此时需要将氯化亚铁还原成三氯化铁增加药液酸性。需加入水溶液(还原剂)﹑盐酸()
2.还原反应:2FeCl2+N***O+2HCL﹦2FeCl3+N***+H2O
氯化亚铁++盐酸=三氯化铁+氯化钠+水(由于亚铁离子在水中极易水解而产生氢氧化亚铁:FeCl2+H2O=,Fe(OH)2+HCL所以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水解变质,常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添加一些盐酸.)
3.由于盐酸容易挥发,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还会发生以下反应:
6FeCl2+N***o+3H2O=4FeCl3+2Fe(OH)3 ↓+N***
氯化亚铁++水=三氯化铁+氢氧化铁(沉淀物)+氯化钠
(其中氢氧化铁为沉淀物,所以随着化学反应时间的加长,药箱内会出现粘稠状物质。除去该粘稠状沉淀物,需采用物理过滤方式,如:过滤网过滤或净水装置)

三氯化铁是一种共价化合物,也是目前蚀刻(腐蚀)行业针对不锈钢US304腐蚀性价比高且广泛使用的***,三氯化铁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而潮解。FeCl3融水后带有6个结晶水FeCl3·6H2O又称结合水。结晶水是结合在化合物中的水分子,它们并不是液态水。很多晶体含有结晶水,但并不是所有的晶体都含有结晶水。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如受到外界影响。例如,在逐步升温的条件下,CuSO4·5H2O可以分步失去结晶水,依次转变为CuSO4·3H2O、CuSO4·H2O 、CuSO4。某些水合物在加热时 ,可能和所含的结晶水发生水解反应,转变为氧化物或碱式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