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知识产权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导向更加凸显、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和竞争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创造。深入落实《提升发明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专项实施方案(2019—2022年)》,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持续提升,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8.5个月,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4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业务指导,推进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培训。启动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区建设。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布局,加强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设。强化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建设,强化***援助机制。促进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中心运行。(保护司负责)
美国专利***针对该类申请进行从严打击、从严处置的相关措施:
①不予减缴专利费用;
②在公开渠道予以通报;
③在专利申请数量统计中扣除该类申请数量;
④取消取消申报***知识产权和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企业资格,以及中国专利奖申报、参评或获奖资格;
⑤不予资助或者奖励。已经资助或者奖励的,全部或者部分追还;
⑥同时对代理该类申请、严重扰乱专利工作秩序的专利代理机构,采取行业自律措施。
知识产权”一词在我国作为***用语,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需要,将知识产权确认为基本民事权利之一,且设专节规定,但《通则》对知识产权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说明。学理上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具有以下含义:
1.知识产权的主体通常是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
2.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非物质性成果,其表现为作品、发明创造、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等。
3.知识产权的内容体现为对智力成果的直接支配和获取利益的专有权利,即主体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依自己意志进行的归属性控制、使用与处分行为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对价。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