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以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缺乏问题为导向,北京建筑大学雨水团队开始了对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城市径流污染、各种技术设施等方面研究,并与北京节水办公室密切合作,重点开展了雨水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工程项目应用,代表性项目如北京城区雨水利用项目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方向在城市雨水相关领域全方面开展:城市径流污染输送规律及控制技术和策略、城市雨洪管理政策机制、雨水设施水量和水质控制机理、绿色建筑雨水系统等。2008 年,潘国庆等在国内提出了设计降雨量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概念及其统计分析方法,并给出全国32个城市的具体数值,这也是今天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之一。同时,在系统总结前期研究基础上,出版了国内首部城市雨水领域专著《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其中提出的很多雨洪管理理论和技术为今天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愈深入,其多、多部门合作的特性愈发凸显。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上,笔者所在团队重点开展了顶层设计和跨方法体系研究,着重雨水系统与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景观园林、道路、绿地等系统衔接的方法体系研究。针对城市雨水管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车伍等提出“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冶与“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冶,并在一些城市具体应用,这可视为今天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前期探索。海绵城市的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性”工程设施进行有效衔接。
云南海绵城市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我公司有技术团队和完善的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海绵城市建设中遇到的不少跨的问题和矛盾,不是由于缺乏理解、交流和跨越,就是因为丧失了必要的边界,过度跨越,忘记了俗话所说“隔行如隔山”,对不懂行的外的事情缺乏必要的谦虚和敬畏精神,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障碍。事实上,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存在“谁主导谁冶的问题,为了共同的目标,各应该做好各的事,同时在明确各边界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在目前海绵城市如火如荼建设时期,学术上的探讨、间的互助互学都是必要和可贵的,但要减少制造一些“伪问题”,产生无谓的争论和扯皮,要实实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贡献力量。过去没有“海绵城市”一说,有的是排水防涝、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系统及其他涉水系统。
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植草沟
(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2)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3)植草沟大流速应小于0.8m/s ,曼宁系数宜为0.2-0.3。
(4)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200 mm。
如何让海绵城市更具有弹性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种海绵城市模式、单元、技术的行业标准编制严重滞后于基层的需求,应抓紧完善。实践证明:面对气候频发所带来的洪涝灾害。城市抗洪排涝应采用多样化的洪水出路,除了在城市外围设立足量的滞洪区和修缮防洪堤之外,必须将海绵城市“六字方针”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和设施全方面运用。如果能活用多样化的海绵技术,从建筑顶部滞水,再到雨水管末端贮水,停车场、小区、道路边排水管贮渗水;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在海绵城市系列的政策、技术、资金扶持下,经过各级部门层层推进,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是掀起了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的浪潮:从2015年一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开始,到今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370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后再将富余的水通过传统排水网排出,就可将内涝的威胁减少到低程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