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绵城市提出和实施的背景及初衷,***是开展城市现代雨洪管理,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生态、安全等综合性问题。尽管目前国际上并没有普遍采用海绵城市这一提法,但一直就有一个重大的领域,即“城市现代雨洪管理(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 。城市现代雨洪管理起源是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从自身城市的各种雨水问题出发,认识到仅建设城市管渠系统的不足,经过数十年潜心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诸如BMP、LID、WSUD、SUDS、GSI 等相对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并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推进,不断继续深化和发展。我国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工程也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雨水资源直接利用开始,逐步发展到后来的全方面城市现代雨洪管理体系,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研究、综合提升过程。国内很多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今天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储备和工程经验。“海绵城市”通俗来讲,就是希望城市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功能,在雨季把雨水吸纳起来、调蓄雨洪,在旱季再利用、补充水源,***终实现水资源的平衡。
云南海绵城市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我公司有技术团队和完善的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下沉式绿地
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100 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
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地面总面积;
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
(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 mm。
(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 mm。
如何让海绵城市更具有弹性
√每个海绵体都应兼顾一般降雨与气候条件。将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排水系统效用协同起来,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气候降雨量的预测与各海绵体储水量的预调度密切结合起来;让民众预知暴雨来临时的积水点等智慧方法,能显著增强城市的韧性和提升城市抗洪防涝和水循环利用的能力。
√海绵城市并非“一朝一夕”可建成,不能“一劳永逸”获成效,需要“一以贯之”。在扩展“系统性”、提高“适应性”、落实“多样化”、推广“模块化”、加深“冗余度”、普及“智慧化”等六个方面不断磨合修正才能取得成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