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透水铺装
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
(2)土地透水能力有,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
(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云南海绵城市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我公司有技术团队和完善的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生物滞留设施
(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
(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
(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 mm。
(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
(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如经评估认为下渗会对周围建(构)筑物造成塌陷风险,或者拟将底部出水进行集蓄回用时,可在生物滞留设施底部和周边设置防渗膜。
(7)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来确定,一般为200-300 mm,并应设100 mm的超高;换土层介质类型及深度应满足出水水质要求,还应符合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为防止换土层介质流失,换土层底部一般设置透水土工布隔离层,也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00 mm的砂层(细砂和粗砂)代替;接着,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三部委联合开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在***到地方各级***的支持下,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热潮。砾石层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一般为250-300 mm,可在其底部埋置管径为100-150 mm的穿孔排水管,砾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开孔孔径;为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在穿孔管底部可增设一定厚度的砾石调蓄层。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1.0版本
早期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大部分规划基本都是以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开展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评价、目标、分区与管控、近期建设***等8方面内容。基本工作思路主要是以住建部印发的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作为目标导向,通过识别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基础和主要问题,在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框架下确定规划目标与主要任务。屋顶种植土层厚度一般为10~30cm,为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防水层,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避免选择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
然后通过分区管控、分项规划、分类实施三方面落实各方面的目标与任务。分区管控是按排水分区进行年径流总量控制总目标的逐级分解,广东省的目标基本是70%,将这个目标分到排水分区以及控规管理单元;如何根据自身的降雨特征和地形地貌以及城市发展阶段,来确定适合本地的海绵城市建设***和目标。分项规划是对“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四方面进行水系统的规划;分类实施是提出海绵型绿地广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建筑与小区三类海绵型项目的建设指引。后确定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片区,形成一套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