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都认为,工业机器人发展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同时提出下一步工业机器人产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人机合作”即工人和工业机器人同时在车间里搭配工作,人在工业机器人的辅助下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工业机器人从事精que度高、重复性强的工作。历史1998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装,使机器人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应树立***视野,虚心学习借鉴世界***技术和管理模式,理性规划***和研究方向,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全产业链的构建,中国工业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走出国门,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未来机器人行业零部件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中国制造2025》规划总体部署了机器人零部件行业的目标,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该规划针对6自由度及以上工业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做了详解。可以通过设置安全参数,并经过安全评估,在不增加安全围栏条件下满足人机协作应用需求。规划中提到可以从优化设计、材料优选、加工工艺、装配技术、制造装备、产业化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多方面提升高精密减速器、高的性能机器人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速、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突破技术壁垒,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民用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历史1965年约翰·霍普jin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工业机器人按三大部分(机械本体部分、感知器部分和控制部分)。
工业机器人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
1.材料搬运机器人
检测机器人
零件制造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成品检测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这类机器人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确认零件尺寸是否在允许的公差内,或者控制零件按质量进行分类。
例如,油管接头螺纹加工完毕后,将环规旋进管端,通过测量旋进量或检测与密封垫的接触程度即可了解接头螺纹的加工精度。油管接头工件较重,环规的质量一般也都超过15kg,为了能完成螺纹检测任务的连续自动化动作(环规自动脱离、旋进自动测量等),需要油管接头螺纹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六轴多关节机器人,它的特点在于其手部机构是一个五自由度的柔顺螺纹旋进机构。历史1973年世界上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就诞生了美国CincinnatiMilacron公司的机器人T3。另外还有一个卡死检测机构,能对螺纹旋进动作加以控制。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