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只能在工厂做些简单、单调的工作。就像恰佩克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就像人类的'苦力',躺在工厂车间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进行切割、焊接、组装等较为复杂的工作。他们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当时***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数量激增至上百万台。
进入21世纪,家政机器人、***机器人开始大受欢迎,机器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机器人的外形、功能日益多样化,同时在家政、食品、军事等越来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发展趋势
机器人拥有视觉不仅能在工厂车间中执行更多的任务,还能在其他行业大显身手,比如需要大量人手从事枯燥、重复性工作的饮食行业。'看得见'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调酒做蛋糕、切菜伴沙拉,而他们的计算功能可以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
此外,机器人的触感也越来越灵敏。机器人通过触摸物体,能分析出物体的硬度、密度、形状等物理特性,然后使用相应的机械臂举起物品。展会上的一些工业机器人会用不同的'手'处理不同的物品,它们会使用类似人类手指的多关节机械臂轻柔地夹起巧克力放进盒子;举重物时则用圆盘形的机械臂承受重量。目前在***五大洲32个***和地区设有生产和研发机构,在57个***和地区设有营业和服务网点。
未来五年: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当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思想已然是深入人心,***上下万众一心,齐头并进。那么,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思考,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机器人产业又处在什么位置?
2016年,我国发布了机器人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该规划详细的制定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类***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工业机器人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1府的重视与支持。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不仅担任起了陪护的重任,还做起了厨师,甚至还能代替医生给人做***。在刚刚开启的春运大潮中,机器人“小璐”就当起了广州南站的服务外援,深受旅客喜爱。英国由于矛盾,饱受炸物的威胁,因而早在60年代就研制成功排爆机器人。
纵观国内对于机器人的研究情况,也是相当“火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表示:“近几年从***和各地方,到企业界、***界,都对机器人的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和投入,机器人企业不断涌现,很多城市都建设了机器人产业园,从业人数呈指数级增长。2007年丰田公司推出一系列类人机器人,这些'伴侣机器人'会吹小号、拉小提琴,丰田欲将这些机器人打造***类的生活伙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