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展趋势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明'机器人'概念。图为恰佩克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形象。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一台智能机器人。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后来更催生出本田公司zhu名机器人ASIMO和尼公司的QRIO。
爱普生机器人
G系列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全新的曲臂选项,通过该选项,用户可采购向左弯曲或向右弯曲的G3手臂,至大程度地提供工作区域的使用率,同时占用很小的工作空间。G3手臂可选臂长范围为250、300和350mm,并带有长度为150mm(120洁净)的Z轴,还提供台面安装、侧壁安装和吊顶安装配置,以及Clean/ESD配置,给予您更多的选择。机器人发展历史智能型机器人是***复杂的机器人,也是人类***渴望能够早日制造出来的机器朋友。
机器人工作站,特别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也给用户带来了显着效益,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将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形式。
未来,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从我国近几年来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情况来看,汽车工业用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安装总数的50%,2010年我国新安装的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在7000-8000台之间。预计“十二五”期间,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占全部机器人的比重会略有降低,但年新增供应量将会有所扩大。预计“十二五”期间,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占全部机器人的比重会略有降低,但年新增供应量将会有所扩大。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为四种。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作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能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的臂部有多个转动关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