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分为制坯、制釉(包括熔制釉块并研碎成釉粉料或釉浆)、涂搪、烧成、饰花等工序。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这是传统的多次涂搪法。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具有较强的密着性,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面釉又有乳浊面釉(白色和有色)和无色透明光釉之分。后者是涂烧在制品外层以增强光泽或改善性能用的补加面釉。差压过大,会直接导致搪瓷管空气预热器冷端漏风加剧,搪瓷管空气预热器后烟气含氧量上升,同时由于锅炉供给燃烧所需空气量降低而便风机出力增加,电流上升。现在已有一次涂搪新工艺,即配制一种釉,既作底釉,又作面釉,一次涂敷,一次烧成即得到产品。
搪瓷和陶瓷的区别
搪瓷制品是指在铁器外面用某种工艺“搪”一层陶瓷,用久了外面的瓷会掉,露出里面的铁锈。而陶瓷制品是纯瓷做的。至于怎么辨认,当然用耳朵了。搪瓷制品在被敲时会透出一种金属的声音。
搪瓷: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陶瓷釉,经高温烧成; 搪瓷是在金属表面只有一层, 搪瓷工业要求有良好的悬浮性等。
陶瓷:在陶瓷坯体上涂上一层陶瓷釉,经高温烧成。陶瓷工业要求有良好的可塑性、成型性能和烧成白度;耐火材料要求有高的耐火度, 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搪瓷的瓷釉制备
瓷釉是涂在金属坯体上的玻璃态硅酸盐或硼硅酸盐涂层。瓷釉料包括七种组分,各有不同的作用(见表)。基体剂是主要的,其中多数是硅酸盐、氧化硼、氧化铝和碱金属氧化物。按坯体材料种类和制品性能的要求来确定瓷釉化学组成。洒粉法是在灼热底釉上洒上干的面釉粉,使涂搪和焙烧合为一项操作,也是铸铁大件(浴盆、反应锅等)必用的方法。要求准确称量,充分混匀(干混,也可加5~15%的水,并制成小球),在池窑(中国多用隔焰池窑)、坩埚窑或回转炉中熔化达一定均匀程度,经水淬、气冷或热压成薄片(0.6~1.5mm),然后研磨(用球磨机或气流粉磨机)成干釉粉或加水制成釉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