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气预热器构造及安装方法
1、主要部件包括:冷端大梁、支撑轴承、主付支座板、中心筒、转子、驱动装置、导向轴承、外壳板、热端大梁、密封件、冷热端连接板、吹灰冲洗装置、灭火系统等,安装总重量约120000kg。
2. 主要施工过程及流程说明
空气预热器的吊装工作要求在钢架吊装到第二层时开始存放。除空气预热器转子外,其余均为散件吊装。
空气预热器转子需要350t吊机与筒吊从炉后配合吊装;空气预热器上下大梁和中心转子吊装就位后,接着吊装空预器外壳板;每台空预器需缓装一块外壳板用于波形板和扇形仓
吊装,其余可一次吊装就位。波形板和扇形仓的吊装则用5t卷扬机吊装。
3、吊装顺序:
1 冷端大梁及支撑轴承地面预组合及紧固
2 冷端大梁组件吊装
3 热端大梁吊装
4 中心筒吊装
5 冷端大梁复中心位及找正固定、支撑轴承找正
6 主支座板吊装、找正
7 中心筒吊装就位
8 热端大梁吊装就位、焊接固定
9 导向轴承吊装找正
10 传动装置存放
11热端连接板吊装、临时固定
12外壳板吊装(烟气侧付支座板缓装)
13冷端连接板吊装
14壳板整体找正
15传动零部件、密封装置存放
16扇形仓吊装、圆度及水平度找
正
搪瓷的工艺制作特点是什么?
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生产主要有釉料制备、坯体制备、涂搪、干燥、烧成、检验等工序。对于艺术搪瓷、日用搪瓷、卫生搪瓷、建筑搪瓷等,为了外观装饰和使用的需要,还需经过彩饰和装配。工业搪瓷设备则需经检测后再进行组装。
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这是传统的多次涂搪法。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具有较强的密着性,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面釉又有乳浊面釉(白色和有色)和无色透明光釉之分。其摆动周期与空气预热器旋转一周的时间恰好吻合,这说明空气预热器有堵塞现象。后者是涂烧在制品外层以增强光泽或改善性能用的补加面釉。现在已有一次涂搪新工艺,即配制一种釉,既作底釉,又作面釉,一次涂敷,一次烧成即得到产品。
涂搪
将釉粉或釉浆均匀涂敷在金属坯胎上,经烧成后再涂敷面釉。涂搪方法有浸渍、浇注、喷雾、洒粉法等。洒粉法是在灼热底釉上洒上干的面釉粉,使涂搪和焙烧合为一项操作,也是铸铁大件(浴盆、反应锅等)必用的方法。此外,还有静电涂粉和电泳法涂搪等。
制品烧成
已涂搪瓷釉的坯件置于箱式炉、转盘炉或隧道炉中烧成。含密着剂的硼硅酸盐底釉,烧成温度约为880~930℃,为使其能在坯体表面形成氧化铁层,有利于瓷层同坯体(钢材)良好密着,故须采取氧化气氛。面釉烧成温度略低,用锑乳浊色的锑面釉为850~900℃,钛面釉为820~860℃。较高温度的热空气送入炉膛内,使炉膛温度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炉内的辐射热量,使锅炉的蒸发量增加。为使面釉具有良好乳浊和鲜艳色彩,并与底釉紧密结合,要严格控制烧成时间和炉中气氛,铸铁坯体若用锑釉和钛釉则对气氛尤为敏感。
空气预热器堵灰怎么办
空气预热器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堵灰。空预器在工作时会接触到锅炉排出的烟气及其中所携带的颗粒型灰尘,长时间灰尘堆积即会形成堵灰。同时,空气预热器在基础锅炉排出烟气中所携带的so2气体时可能发生腐蚀,腐蚀后的物质也会形成空气预热器的堵灰。
空气预热器防止堵灰的方法,是在空气进气口加装暖风器或采用热风再循环,并采用低氧燃烧和加入添加剂的方法,降低烟气中so2气体的生成。另外,空气预热器的定期吹灰,也对保持空气预热器的清洁有很大的作用。
回转式(蓄热式)空气预热器:
回转式(蓄热式)空气预热器作为电厂大型机组配套的主导产品,目前仍是电力行业大容量机组采用的主要形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波纹板蓄热元件被紧密地放置在扇形隔仓内,交替与烟气和空气进行换热。上轴由矿渣棉填料式密封和空气密封装置,下轴是由超细玻璃棉构成填料式密封。尽管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改进一直都在进行,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耗电、漏风、积灰结焦及低温腐蚀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在钢铁行业基本不选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