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伴随着纺织工业迅速发展,成为***1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国。节能、环保、高i效是21世纪染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短流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无制版印花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等新技术和无水加工技术是未来染整机械的发展趋势。
因此未来应广泛采用自动化技术,传动系统采用交流变频多单元同步调速系统;在控制系统方面,广泛应用可编程控制仪(PLC)或工业计算机控制(IPC),参数在线监控普遍应用,提升了染整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工艺稳定性、重现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虽然我国的纺机制造水平提升很快,并与国际间的差距在缩小,但国外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在中国本土化制造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并在中国建立运营机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提供全1方位服务方案,同时国际制造商也出现强强联合的趋势。
目前,我国纺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虽然企业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强、不专、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机能力非常有限。中国纺机市场上国产设备的数量占到80%,但销售额所占比例不足50%。在***危机来临时,纺机企业将举步维艰。
日前,德国纺织机械制造商针对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起的“注重能效和环保”的可持续性倡议及行动,“蓝色能效”就是设备与工程领域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国际标志,“蓝色能效”理念代表经济、环保和社会责任。
纺织行业“生死之间”?别被忽悠了!
眼看进入7月下旬,市场向有“七死八活”之说,即7月是市场淡季中的淡季,纺织业是一片凋零。但近期了解冀鲁豫三大市场,发现各地存在着不少误区,总结三点。
误区一:棉纱单减、价跌,企业死生之间
不可否认,6月以来国内棉纱订单仍以小、散、少为主,价格也弱势回落,企业经营确实面临不少挑战。但事实上,情况如下:
、多数企业订单维持,仍满负荷运转。调研山东德州、滨州、济宁等地,发现多数纺企都是机器轰鸣,企业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并非萧条停产状态。
第二、价格弱势,但跌幅不大。6月以来纯棉纱总体弱势,但1个月来累计下跌仅在200-300元/吨一线,远没有上游原料跌幅大,表明棉纱的抗跌性。
第三、利润空间被压薄?可以算一笔简单的账:5月下旬以来储备棉底价累计下调748元/吨,而棉纱价格累计下调300元/吨,表明棉纱利润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作为******1大的服装进口国,美国2014进口纯棉材质的服装数量首1次低于进口合成纤维材质的服装数量,这释放出积极信号,化纤的地位正从开发伊始的“配角”身份逐渐提升。所以我们看到棉纱虽订单不多,但足够企业维持生产;棉纱价跌,但原料跌得更猛。企业日子蛮滋润,何来“死生之间”之说?不过确有少数企业日子不好过,也已就快关门歇业,但并非主流。
误区二:淡季来临,企业慌忙放假避难
近来确实不少纺企表示,就于近期暂关闭部分生产线,或让工人分批放假。6月30日河南某10万锭厂家就出了轮流放假安排,但问及该企业原因,负责人表示:一是炎炎夏季来临,给工人放假是出于避暑考虑。再加上因高温天气引发的限产、限电频发,纱线品质稳定性和交货及时性都受到较大制约。因夏季生产,各种安全事故多发,生产效率也不高,让工人轮流休息是出于提高生产效率考虑。二是下游赊欠之风日盛,企业也确实不太想签太多单,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度过炎炎夏季,到8、9月再开足马力生产。据了解,冀鲁豫纺企每年都会在暑期关停一部分产能,给工人放假休息。今年也不例外,一些正规厂家正在安排放假时间。预计7月棉纱产能将会下降。
误区三:年度后期或会出现原料结构性供需紧张
棉纱产销逐渐放缓 或将拖累棉花上涨的脚步
据河南、湖北、江浙、山东等地的棉纺织企业反映,6月中旬以来棉纱产销逐渐放缓,下游织造、服装和贸易公司询价、提货开始走淡,JC50S、JC60及60S纱等表现差意,C21S-C四0S包漂包染高配纱库存不大,但整体看,棉纱、坯布市场气氛呈现淡季特征,纱厂、中间商甩货、清仓的现象时有发生。上游原料的利好之下,涤纶长丝也是涨得更加欢腾……1PTA——大1牌巨腕近日恒力装置故障加上宁波利万(三菱)装置跳停,引爆了PTA市场。受近日郑棉主力合约从14735元/吨一路涨至15690元/吨(涨幅6.48%)、储备棉轮出日均成交比例和成交价“双涨”及现货供应日渐紧张的影响,2016/17年度新疆棉、储备棉现货再次报涨200-300元/吨,7月18、19日内地库3128/3129(断裂比强度26-27cN/tex)、“双28”手采棉的公定提货报价分别为15900-16000元/吨、16500-16700元/吨;“双29/双30”北疆机采棉公定报价则高达16800-17000元/吨,纺织企业成本迅速攀升;再加上因高温天气引发的限产、限电频发,纱线品质稳定性和交货及时性都受到较大制约。笔者分析,虽然从原料顶端、上游看,棉花无论现货还是期1货反弹的通道似乎已经打开,贸易商解套、获利的机会到来;但中下游市场行情将拖住棉花上涨的脚步,原因如下:
纺企利润逐渐降低,生产积极性下滑,纱布库存不断累积。在未来的纺织企业发展中,谁掌握了高i端技术,拥有了***设备,保持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纺C32S纱为例,如果以50%储备新疆棉+50%储备地产棉来配棉,计算财务成本、仓储费用等等,实际利润仅400-700元/吨(纺企进销项税已统一);如果采用2016/17年度新疆棉+地产棉(新棉+储备地产棉)、进口棉+地产棉等(进口外棉含1%关税配额的转让、承租费用)纺C21-C四0S纱,纺企都几乎没有利润甚至亏损。面对原料成本节节追涨(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用棉企业普遍感受到成本压力传递;一些中小纱厂、织布厂已有减停产或改纺其它产品的打算;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