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腊汁肉,顾名思义,肉在卤之前先“腊”一下,用盐渍,晾干,泡水回软,入锅加种调料,有说加三十几种的。我主要加了葱节、姜块、桂皮、香叶、、八角、山柰、白蔻、花椒、肉蔻、冰糖、白酒、黄酒、精盐。另外,腊汁肉不仅煮出来的,通常是前半夜煮,后半夜焖(对于餐馆而言,居家则不用这么久的时间),这样肉才不柴不烂,不会化在汤中。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
煮肉还是用陈年浓汤好,如果没有浓汤,用高汤可替代,不提倡白水。如此下来,肥肉不腻,入口自烂但用筷子夹起不散,能香飘几里地呢。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2016年1月,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肉夹馍是陕西小吃。外地人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这是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引人垂涎。猪里脊肉500克,肥三瘦七,改切成大块,加两匙盐、少量鸡精、胡椒粉、一勺老抽、两大勺料酒,七八片生姜,拌匀,腌制40分钟。
肉夹馍——乍听来就是病句。“肉中岂可夹馍焉?笑话!”实则不然,这“肉夹馍”的称号用的恰到好处。学语文的先生不可不知“宾语前置”,这儿正是如此。上世纪20年代,肉夹馍正式登上了饮食舞台。吃过的人们都稀罕的像个宝,纷至沓来。久而久之,食客惊觉它的名儿听起来咋别扭的很——馍夹肉。那老陕西儿方言脱口而出,不就成了“没夹肉”?师傅们为避免歧义,就改了口:肉夹馍!时过千年,此肉的的制作工艺愈发精湛纯熟,于是人们将肉夹于白吉馍中,味美不可言。意为肉夹于馍中。这响当当大名一亮,汉子叫起来爽快又干脆,先生读出来上口还带韵味儿,于是便口口相传,名扬天下。直到今日,很少有人见怪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