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200”预警机:破釜沉舟后的功成名就
作者:2010/11/5 13:30:52
空警-200是 在运-8C基础上全面改进
     2009年10月1日,蓝天下的机群沐浴着祥和的阳光轻盈地飞越过天安门城楼。空警200作为第二梯队,也在歼11飞机的护航下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空警200看似轻盈的身姿,却背负着40万航空人、万余名陕飞人满腔的热血和无悔的付出。那一天,无论是在国庆庆典现场的李广兴,还是在北京某机场协调指挥保障任务的公司党委书记姚建国都难以抑制兴奋和激动之情,此刻,他们最想要做的事,就是和陕飞的每一位员工——这些最可爱的人分享胜利的喜悦。
      然而,这在运8C型机基础上进行了80%以上改动量的空警200的成功却历经了一条破釜沉舟之后绝处逢生并最后取得辉煌成就的道路。
      2002年盛夏的一个下午,陕飞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时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胡晓峰与公司高层决策者白松柏、李广兴、姚建国、欧阳绍修等正面临着分水岭式的选择。
      运8飞机近年来改进改型了20多种新型机,这是否意味着它可以再次接受改型,成为一款全新的预警机?虽然面临着厂房、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缺乏等众多困难,但陕飞的领导成员大多数倾向了借此机会研制一个全新机型,在两年内成功实现空警200首飞的宏伟目标,即使这要冒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技术风险。
      时任运8飞机总设计师的欧阳绍修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绝不让机遇擦肩而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航空工业本身就是在设计风险和飞行安全的夹缝中求突破、求发展的。运8飞机的每一步改进都是战胜风险的结果。“为了关系着国家和人民利益和安全的空警200而付出,值!”欧阳绍修下定了决心。
    一场异常艰巨的战斗打响了。
    陕飞将空警200预警机确定为“生命工程”,公司层层签订“军令状”,层层落实责任,倒排进度,誓言要在20个月里实现首飞目标;在项目中尝试并行工程的办法,设计、工艺、工装、零件、部件、总装、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同时进行,高度交叉,又并行作业;广大科技人员也开始“蛰伏”式的生活,他们从家里带了被褥住进了厂房,成箱的方便面堆在屋角,成堆的稿纸堆在桌上,夜以继日地钻研,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和衣而睡。陕飞公司的领导们也和广大员工一起吃住在现场。
    奇迹终于出现了!
    陕飞只用了8个月即完成了常规需要2~3年才能完成的图纸设计、工装设计和制造任务;完成了几十项难度极大的大型试验;只用一年时间即完成了通常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样机制造任务。
     2005年1月14日,在试飞场,无数双眼睛注视着眼前的空警200。起步、滑行、腾空、一飞冲天!空警200首飞圆满成功!经久不息的掌声为所有的辛苦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在空警200研制的过程中,空军部门的领导、国防科工局领导以及中航工业领导林左鸣、张洪飚、徐占斌、耿汝光等和陕飞共同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并最终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新机型的成功。
      李广兴说道:“现在已经不是过去扛着锄头干活的年代了。我们在产品研制中所要考虑的就是要把用户将来使用的环境考虑得周全再周全,把用户使用的便捷和可行做得完美再完美。我们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管用、顶用、好用’的飞机。”在空警200身上,凝聚了陕飞和中电科技集团电科院的智慧,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空警200紧跟民航适航要求,不断提升客户意识,努力提高飞机的可靠性、易操作性、使用寿命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空警200也填补了我国国产飞机的多项空白:
      首次突破负过载、发动机低空中气动和风车试飞、失速特性等风险科目试飞技术;
      国内运输机首次在操纵系统采用助力技术,提高了飞机安全性,减轻驾驶员操纵负担,改善了人机工效;
      首次采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技术,降低噪声,提高飞机高温高原性能;
      首次采用了综合航电技术,实现了玻璃化座舱和飞行技术与系统状态参数的综合显示;
      按照CCAR-25部适航要求,对运输机、特种飞机风险科目进行挑战性试飞验证,突破试飞禁区,挖掘了载机平台的潜在品质等。

商户名称:陕西秦岭特种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