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特征:
(1)表面多微孔,比表面积大(≥4m2/cm3),适用各类微生物的生长,在其表面能形成稳定的、高活性的生物膜,处理出水水质高。
(2)滤料层孔隙分布均匀,战胜了因滤料层孔隙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水头损失大,易堵住、板结的缺点。
(3)堆积密度比较适中,(0.95-1.0g/cm3)反冲洗容易进行,能耗低,反冲洗时不跑料。
(4)选用不错的粒径级配(3-5mm,K60≤1.25;4-6mm,K60≤1.38),纳污能力强,滤料利用率高,水头损失提升迟缓,运行时间长,产水量大。
(5)抗压强度大、耐摩擦,物理、化学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目前已普遍使用于市政污水、自来水、各类工业废水及污水深度处理层面。
进一步研究混合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时,建筑陶粒不同取代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压、抗折强度在陶粒用量小于50%时,次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基本平稳; 当建筑陶粒用量大于50%后,次轻混凝土的强度随着陶粒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在40% ~ 50%处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可见,陶粒用量在40%时,混合骨料混凝土在保持较低密度的同时,力学性能***佳,建筑陶粒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球体,该形态使水泥砂浆能够均匀包覆在陶粒表面,在承受外部荷载的时候,建筑陶粒受力较为均匀,较少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且在振动成型的时,颗粒之间的摩擦较小,紧密排列,形成较为紧密的均质结构。
影响工作性能,在研究混合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时,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为基准,改变建筑陶粒在粗骨料中的体积取代率,在取得轻质同时获得更高的强度。实验结果表明: 建筑陶粒体积分数占总骨料50%的时候,工作性能较好,混合骨料混凝土扩展度很大,同时离析率很小。这是因为在混合骨料混凝土中,粗骨料由陶粒和石子组成,在粗骨料与胶凝材料拌和时,建筑陶粒和石子两种不同颗粒在浆体中互相干扰,形成互相阻碍的局面,影响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