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建成后,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更有甚者由于出水水质不达标或者运行困难,必须要对膜元件进行更换。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行业内已认可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工艺作用,但对于超滤工艺进水前处理的必要性,对于前处理水平对超滤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尚未给予足够的认识。在改造过程中,如何从现有场地及设备考虑,花费很低的改造和时间成本,同时达到技改目标,顺利完成系统改造,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难点和焦点。
补给水系统流程水库水→(不加热)→杀菌混凝(N***O PAC)→高密沉淀池→PCF纤维过滤→130微米自清洗过滤→UF→一级RO→二级RO→混床
超滤膜按结构型式分为板框式(板式)、中空纤维式、纳米膜表超滤膜、管式、卷式等多种结构。其中,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技术中很为成熟与***的一种形式。01μm范围内,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热源及高分子有机物质。中空纤维外径0.4-2.0mm,内径0.3-1.4m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原水在中空纤维外侧或内腔加压流动,分别构成外压式与内压式中空超滤膜。超滤是动态过滤过程,被截留物质可随浓缩液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长期连续运行。
超滤设备特点
1. 超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超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小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