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之前,中国饮料只存在一些零星的汽水品牌,存在感不高。随着1978年底,可口可乐通过谈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标志着中国饮料正式走向产业化发展,碳酸饮料迎来十余年的“独霸时代”。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限制,可口可乐终以通过赠送灌装生产线的方式落址北京五里店中粮下属北京烤鸭厂的一间旧厂房。1981年4月,该生产线正式投产,初期产能为300瓶/分钟,“陆产”可口可乐产品登台亮相。同年,百事可乐在广东与深圳市罐头厂合办深圳市饮乐汽水厂,生产“百事可乐”产品,投产当年产值771万元,利润86万元。
当然,“茶饮料无糖化”可口可乐并非家,早在2011年农夫山泉就布局了一度登榜“难喝饮料TOP5”的“东方树叶”,如今七年过去,品类收割期已经成熟。除此之外,农夫山泉于2016年推出的“茶π”也成为近年来不多见的爆款产品,不到一年销售额便突破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维他柠檬茶在网络爆红之后,“柠檬茶”的关注度直线提升,统一“泰魔性”泰式柠檬茶、中粮旗下“悦活柠檬茶”、盼盼青柠红茶、欢乐家“柠爽”等新品纷纷在品类利好的环境下圈地。
还有“玉暮红茶”、“佐味茶事”这种让人听了就想exm的名字,如果不看产品说明,还会让人以为是商业街上小资网红店的店名,但人家高亮标注出自己是“膳食纤维的无糖茶”。
但中产特饮中间,也不乏一些取名废。这时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加法:将茶饮中很主要的中产等级水果名与主打的成分概念简单融合,就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很厉害事实上谁也没搞懂的中产特调。
比如石榴益力多、多肉芒芒甘露、白桃乌龙等。
如今,代表健康的茶饮料市场十分活跃,特别在有饮茶习惯的***。日本饮料巨头伊藤园在2017年财报中指出,茶饮料当时的份额超过9390亿日元(约合610亿元RMB)。除了茶饮料,无糖碳酸饮料也在快速崛起。全家中国商品部告诉DT财经,“全家的夏日饮料SKU仍将以茶饮料和无糖碳酸饮料居多,并且今夏会在这两种品类上继续增加新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