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相对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 55% ~65% ,即出生后的前 10 天为 60%~65%, 后 10天 为 55% ~60% ;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2.注意室内温度
0~1 周 龄 时 为35~32℃,2~3 周 龄时 为 31~24℃,4 周龄时为 23~20℃,也可 在 1周 龄 之 后 每天降 0.5℃。
3.注意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 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 5%的葡萄糖,连用 2 天。
4.注意补充光
头 5 天可保持每天 23 小时的光照, 以后每天为 17 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云南妙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土鸡苗、鹅苗、鸭苗、孔雀苗、***苗等各类养殖脱温鸡苗,有自己的养殖基地,拥有10余年的育苗及养殖的经验。欢迎有需要的朋友来电咨询!
鸡群个体效率差异 鸡 群 个 体 效 率 差 异 造 成 饲喂相同的料量体重增加不同。对低效率育成鸡(通常是体重较轻的鸡 )额 外 增 加 料 量 ,使 其 到 达标准体重可以增加 35 枚蛋。 效 率 育 成 鸡 饲 喂 低 于 标 准 料 量以减缓其体重的增加,这与喂平均料量相比少产 25 枚蛋。 育成鸡 的 体 重 不 是 衡 量 效 率 的 可 靠指 标 , 在 性 成 熟 时 的 成 分(雌二醇) 才是衡量效率比较好的指标。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额外增加料量给体重低的育成鸡,其性成熟时雌二醇水平与高体重鸡相似。由此可见将体 重 小 的 鸡 只 分 开 饲 喂 会 有 明显的优势。同时主要阶段的营养进 食 量 对 种 鸡 生 产 性 能 有 很 重要的作用。
三、增加饲料营养。群鸡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饲料,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生产。二、如实记录体重增长情况和采食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鸡场的饲养管理是否合理及鸡群是否健康。由于这时鸡的***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料时,必须慢添慢撒,以免鸡的***受到刺激而换羽停产。
四、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使鸡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太大,减少日夜温差。对于舍外放养的肉鸡白天温度过高时,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晚上气温低时,赶鸡入舍。
五、控制密度,合理分群。根据日龄、饲养和通风条件等,一般地面散养的适宜密度为1~20日龄每平方米25~30只,21~40日龄每平方米15~20只。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