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 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初名为胡床或马扎,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现交椅,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成语正襟危坐也是源于历代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
发展编辑纵观吾国古今坐俗,可以大概为二,即自古至隋为跪坐时期,唐宋以后为椅坐时期。盖汉代有榻与胡床传人,但榻乃供跪
坐,胡床虽为垂足坐,顾仅用于特别场合,此时社会仍普遍通行跪坐,故不能以一般状况论。兀子(凳)本可垂足,此坐始于唐,
盛于宋。唐之椅子、绳床垂足而且倚坐,宋代承习,当然无异。
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椅子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1840年德国人M.托内制作了实木弯曲
椅子。现代的椅子在工艺技术、材料应用上,又有新的突破,除了实木弯曲椅外,出现单板多层胶合弯曲椅、钢管椅、全塑椅、充
气椅等。如1925年德国M.布罗伊厄研制成一把钢管椅。造型风格上也有很大变化,并开始研究造型要适合***形态和生理特征,
使用时使人感到更为舒适。
桌与座桌高与座高应配合合理。两者高低差为300~320mm。桌面过高会引起坐者耸肩、低头,肘低于桌面而感到不舒适,如长期伏案工作将会导致颈(脊)椎肥大;桌面过低又会使***腹部受压而引起肌肉紧张,易于疲劳。合理的高度使***正直,前倾角不大于30度,肩部放松,肘弯近于90度,视距保持与桌面距离350~400mm。桌面的宽和深以坐者手可达到的水平活动范围,并可放置必要的用具而有余为宜。如方桌的宽和深一般为750~1000mm;不坐靠走道的窗边:窗是办公室的又一个进气口,会纳入生气或煞气,但是窗外有行人走道的窗,不但会纳入来来往往的杂气,还会有行人的脚步声、喧哗声,以及其它的噪音一类的声煞,干扰自己的工作。单柜桌宽为900~1200mm,深为500~600mm;多人并座的餐桌、会议桌等,按人均500~600mm计宽。桌子下部活动空间,宽一般不小于520mm,深不小于450mm,高不低于580mm,以保持坐者下肢伸展舒适。
屏风特点编辑1、屏风的款式多样,颜色多种,可根据不同空间让员工按部门来进行相对集中化的办公。2、屏风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经济的利用空间,有很强的空间灵活性和市场适用性。3、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效果,具有合理的走线功能。走线方法编辑一、平常一样在屏风下面走线;”丁玲《梦珂》:“梦珂从那小板床上起来,轻轻一跳便站在桌子旁边。二、在中间走线,中间走线有两种:一是在中杆上走线,安装电源插座没有问题;二是在中杆下走线。中间走线用的线槽板有用328款的线槽板B和用旋转打开线槽板。320款的五金模有:A柱顶上冲缺口模。A柱冲下杆,过线孔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