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用水溶肥有哪些生产工艺 滴溶肥是节水灌溉系统中水肥一体灌溉过程所使用的肥料,这类肥料易溶于水,几乎不产生沉淀,可通过滴灌系统有效灌溉。那么滴溶肥是怎样生产的呢,常见的生产工艺有哪些?
下面讲解一下。滴灌滴头 滴灌用水溶性肥料生产过程主要分为物理混配型和化学合成型两种。 1、物理混配。 滴溶肥生产技术相对简单。通过物理混配工艺生产的产品,由于各原料的纯度已经确定,导致滴溶性肥料中很少甚至没有杂质或者不溶物。 若滴的硬度较大,钙、镁杂质含量较多,在一定酸度条件下也会产生钙、镁沉淀。 此外,由于物理混配型滴溶性肥料采用的原料在形状、粒度、色泽参差不齐,因此要严格控制产品外观。 2、化学合成。 该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要实现全化学反应,必须在生产系统的液相中进行。 化学合成型滴溶性肥料难点在于合成反应过程,两相、三相甚至更多相的循环溶液在低温冷却结晶过程中会出现共结晶现象,易形成较为复杂的复盐,导致滴溶肥产品中氮、磷、钾养分出现波动。
滴灌是温室大棚蔬菜的技术,它具有节水、增产、降温、省工、***等优点。
一、简易滴灌制作:在棚首建容量为3立方米-5立方米、高度1米-3米的蓄水池,在水池出水管口安装闸阀和水表,用38毫米塑料管作棚内毛管道,与水池出水管相接。支管与毛管的布置形式有两种:
1.沿棚长布设毛管。在棚口用25毫米塑料管做支管与毛管垂直连接,并在支管上安装闸阀;在棚内与毛管平行、与支管垂直,每1米间距安装1条管径为15-20毫米、长度与棚长等同的塑料管,管壁上扎有孔距为35厘米、孔径为1.0-1.3毫米的塑料细管做毛管,组成简易滴灌网系,在毛管上用地膜覆盖,膜际种植蔬菜。这种布置的优点是便于操作,利于管理。
2.沿棚跨布设毛管。用若干根长度是棚跨4倍的多孔塑料毛管,首端与棚侧的支管相连,平行棚跨弯曲布置4道,管上用地膜覆盖,膜际种植蔬菜。这种布置的优点是棚内蔬菜有充足的日照,有利于生长发育。
采用滴灌时,方式与传统的人工有所不同,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比如原来人工一天灌一次10L水,滴灌则可以2次或3次,每次2-3L即可,总量可以是人工的50-70%。
3、量
不同植物需水不同,应据此对苗木进行合理分区。需水量相同或相近的苗木分在同一区或组,在时一定要确信每容器都能获得大约等量的水。容器苗的用水量-般要大于地栽苗,灌溉的次数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量和次数依植物的需要而定。
由于喷灌的均匀度较差,很难做到每个容器得到等量的水,所以在种植对水份较敏感的品种时,选用滴灌方式。
三、施肥
苗木的生长速度与施肥关系密切。容器苗与地栽苗不同,吸收不到土壤中的肥料,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由此可见,施肥对容器栽培来说尤为重要。在北美,容器栽培基质生产厂家已按植物的需要在基质中加人了适当比例的肥料,可满足植物生长初期的需要,因此,还需不断地补充肥料。国外苗圃主要有两种施肥力方式:一种是在容器苗的基质中施用适量的长效肥,适于绿化大苗的生产;另一种是把可溶性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中,结合滴灌直接施入,这种方式对于小苗和小灌木采用较为合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