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虾蟹饲料******团队在线服务「多图」
作者:宏德大农2020/10/17 11:17:26

淡水小龙虾养殖管理(一)

 一、苗种放养

  放养体质健壮,活动力强,附肢完整,规格整齐,无伤无病的自育虾苗。放养规格为3㎝左右,密度为6000-8000尾∕667㎡,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虾苗放养前需用3%-4%的溶液浸洗消毒5min左右,以杀灭体表病菌及。选择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放养虾苗入池,同一池塘放养虾苗的规格应一致,一次放足。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每667㎡可搭配放养规格为100g∕尾鲢鳙鱼种200尾左右。

  二、饵料投喂

  选择投喂营养的龙虾配合饵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70%。养殖前期(3-4月份)、后期(10月份后)日投饲率为池虾总体重的1%-3%,养殖中期(5-9月份)日投饲率为池虾总体重的5%左右。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龙虾的摄食等情况适当增减,一般以投喂后2h内吃完为宜。

  三、水质调节

  每隔7-10d加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左右,保持池水清新;每隔20-30d换水1次,每次换掉20%-30%的老水,保持池水洁爽;每10-15d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667㎡,保持池水的酸碱度在7.5-8.5之间;定期使用光合***,EM菌、底质改良剂等,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5㎝左右;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加池水溶氧量,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养虾过程中的水质管理


青虾养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好坏是决定青虾亩产量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对日常水质管理的心得。

水质的好坏只要是水质的肥、活、嫩、爽。当然的关键因素还是看水质的容氧量高不高。好的水质有利于青虾的生长,减少青虾发病的几率和缺氧浮头现象的发生。

一、肥

水质的肥瘦度主要看水质的透明度和颜色,好的水质透明度一般保持在15-500px。那么如何调理水质的肥瘦度,影响水质肥瘦度的因素又有那些呢?

水体常时间不消毒或者加注新水后极容易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水质透明度过大就会影响青虾的摄食量和青虾的体色,减缓青虾的生长速度,增加青虾的发病几率。

水体过肥透明度低时,水体就容易长蓝藻,特别在夏天高温时节很容发蓝藻现象。过肥的水质会使青虾饲料漂浮到水面上,造成饲料的浪费。

二、活

水体的容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青虾的生产速度,当容氧低于3.5mg/L,青虾就会出现缺氧浮头现象,水中容氧低于5 mg/L,青虾生长速度就会变得非常缓慢,在这样的水质下,青虾的摄食量再大,青虾的生长速度会变的非常缓慢,的容氧量是保持在7.5 mg/L以上。

三、嫩

用肉眼观察水体的颜色,好的水质颜色一般为茶绿色,当然并不是其他颜色就一定是水质变坏。好的水质一般都是早清晚绿,也就是说早上看着比较清,到下午时水色就会变的比较绿,看上去比较肥。但它不是蓝藻现象的肥,好像是绿茶水一样那种清爽的肥。

四、爽

好的水质,它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肥而不腻,透明度适中看上去很清爽,水体一但发腻,青虾的摄食量就会下降,如果在冬天水质发腻,那么青虾就很容易长纤毛虫。经常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的调节和平衡水中的微生物和有益菌,比如EM菌和水爽灵、调水灵之类的生物制剂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平时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加注新水来调节水体的透明底和清爽度,加注新水在晴天进行。


水体严重——对小龙虾虾的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你的虾蟹池塘"虫子"过多导致的。所谓的"虫子"主要指浮游动物(枝角类)和。六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水温也随之变高,而枝角类的适生长温度一般为18-25℃,,池塘"虫子"多了之后分泌液体使水体呈色。

往往这类池塘氨氮、亚等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水没有肥起来,水中微生物、藻类较少,水体中缺乏藻类,不能很好的对水体进行净化作用。进入到五、六月份水体中水生虫类,浮游生物,都进入生长旺盛期及繁殖生理期,在塘口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往往水体中枝角类大量繁殖,会疯狂的摄食水体中的藻类,而水体中藻类不足不能兑水进行很好的净化,这样氨氮到亚的奔袭,对小龙虾,螃蟹等养殖动物来说威胁甚大!




气候---环境情况下小龙虾投喂

一般天气晴的情况下投喂就要按照正常的量投喂,如果发生变化雨天就要减量甚至停掉。



水质---塘口水质变化投喂小龙虾

还有有些天气,出现气压比较低的情况下,水体中严重缺氧,虾子的身体机理下降,投食的量一定适当的减少,所以我们养殖龙虾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

我们在整个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个非常好多习惯,就是坚持水质的检测,做到密切的观察。水质的检测包括多种参数的检测有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亚,等等一定养成习惯。


商户名称:成都宏德大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