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螯虾:***Aphanomyces astaci。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其它个体。
2.霉菌病:伤口周围和受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点。
3.红点病:一系列***引起,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的边缘,造成螯虾大量。
4.腐壳病:由分解几丁质的***,使甲壳变黑,被逐渐侵蚀,有时病灶深入***内部。
5.假单胞菌病:受个体反应迟钝,附肢不停抖动,造成大量。
6.诺卡氏菌病:虾尾部肌肉结节黑化,为革兰氏阳性菌。
7.原生动物病:Psorospermium以阿米巴样或孢子样阶段的形态螯虾,外壳呈现橙点,显微镜检查可在肌肉和消化管内发现大量的厚壁孢子。
8.吸虫病:主要由复殖吸虫Paragonimus等,一般不会造成,可使生长停滞,造成的伤口引发***。无明显外观症状,小龙虾可以吃饲料吗,通过切片可发现大量虫体节片。防治办法主要是消灭螺、蚌。
9.涡虫病:涡虫寄生在淡水甲壳动物附肢的关节、头胸甲与尾部的连接处、鳃部和口器等部位,肉眼可发现5毫米左右的水蛭样的虫子。一般不影响生长,小龙虾喜欢吃什么饲料,但其它病原体更易,也影响商品价值。
10.白尾病:微孢子虫,尾部肌肉逐步变为瓷白色,尾部僵硬,造成大量。操作过程受伤和亲虾投放时引起。投放时可用盐水消毒。
11.杆状病毒病:无明显外观症状,仅使生长迟缓,内可发现大量病毒颗粒。
一、在暂养池塘中常见现象
1、冬季晒塘、清塘不彻底,年后气温回升,导致池塘水质过肥、水色过浓;底层有机质多,导致虾子发黑;纤毛虫滋生导致青虾蜕壳不遂
2、池塘消毒、控菌力度不够,出现烂鳃、腐壳等现象;
3、青虾体质差,肌肉发白、蜕壳后出现软壳虾,造成;
4、水草多、水色清的池塘容易出现虾子“游塘”现象,小龙虾饲料质量,其实是气泡病导致。
二、暂养池塘操作***
1、合理肥水,福州小龙虾,气温回升前肥水,切记不要一次性过量施肥。气温回升后,池塘水本来就能自然变肥,如过量施肥,容易造成水质过肥;
2、气温回升后要注意少补肥、勤补菌,稳定池塘藻相、菌相,使水色稳定;
3、水温达到8℃时,青虾完全可以摄食,及时投喂饵料增强体质,保证生长;此时青虾代谢比较慢,投喂时不要过量,可少量多次投喂;
4、进入3月中旬份后,定期改底,减少底部污染,减少虾子发黑现象,同时减少底层有机质,可有效预防纤毛虫发生;
5、定期使用“碧水安”加强型,、爽水,保证良好的水质;同时在蜕壳期间,外泼“活力钙”,提高蜕壳成功率,***蜕壳后青虾的体质;
6、温度升高,池塘中***菌数量增加,建议15天左右消毒一次,预防烂鳃、腐壳等***病;
7、水草多的池塘及时拉草,控制好水草面积,配合使用“稳水多”适量补肥。并定期检测池塘溶解氧,利用好增氧机,减少气泡病的发生;
青虾暂养池塘管理不可忽视,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做好水质调节、病害预防,一方面保证抱卵虾的质量,提高育苗成功率;另一方面提高“热水虾”经济效益。
一,养殖池塘的清理对于小龙虾非常重要
我们大家为了给我们的小龙虾去创造出来一个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对于养殖所使用水资源的纯净程度,以及它们的水资源是否充足,都是十分关键的。我们一些刚刚进行建设好的池塘,我们是需要把池塘内部的淤泥进行清除管理的,并使用细密的网格量我们的养殖池塘进行比较科学的管理划分,也可以防止我们的小龙虾出现逃跑的情况。而且我们在养殖之前,一定要使用生石灰进行一个水体的整个消毒,这样对于小龙虾的身体***抵抗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还可以使用漂白进行水体的清洁作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