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鳞病的:
外用药
任选下列1种药,隔天泼1次,共泼1-3次;
1)、全池遍洒三氯异尿酸含有效氯85%,水产饲料批发,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3-0.5克
2)、全池遍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放药1克要先用柠檬酸或醋酸活化后再泼
3)、全池遍洒磨碎后,用开水浸泡,每立方米水体放药2-4克
4)、全池遍洒漂粉精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0.6克
5)、全池遍洒钠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6)、用3%水浸浴鱼体10-15分钟
7)、在1立方水中放***铜5克、2克、漂10克浸洗病鱼10分钟左右
内服药
在外泼消的同时,必须投喂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可以任选下列1种;
1)、每千克饲料中加2-3克复方新诺明拌饲投喂,连喂4-6天,其中天用药量加倍,每天喂2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4克-6-甲氧拌饲投喂,连喂4-6天。其中天用药量加倍;
3)、亲鱼患病严重时,可以腹腔***或肌肉******链,每千克鱼***20毫克,或每千克鱼***治鳖灵Ⅱ号3毫升
草鱼的生长发育受其摄食饲料的多少来决定。摄食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饲料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饲料因素
影响草鱼摄食量的饲料因素主要包括饲料颗粒的规格、饲料颗粒的软硬程度、表面的光洁度以及饲料的味道等。这些性状都对草鱼摄食和吞咽饲料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
如果饲料颗粒的粒径过长,草鱼无法一次性将其吞咽,这必然会影响草鱼的摄食量,适宜的饲料形态以及良好的适口性都会增加草鱼的摄食量。
另外,饲料的质量与草鱼的摄食量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环境因素
适宜的养殖环境会提高草鱼的食欲,使其摄食量增加。
研究表明,草鱼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但是温度也不宜太高,否则不但会起到反作用,还会对草鱼的健康不利,且良好的水质,对于草鱼的摄食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身因素
草鱼的生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鱼苗、鱼种、成鱼。
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量以及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在自然条件下鱼苗阶段的草鱼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随着草鱼的生长发育,食性开始转变为草食性,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随之逐渐的降低。
一、饵料管理
9、10两月秋高气爽,气温开始下降,水温也处在缓慢的下降之中,正处在鱼类摄食生长的温度区间(22~28℃)。因此,养鱼户应根据塘口情况适当加大投饵率,提高饲料蛋白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护胆及多维等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内服应避免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大蒜素等,长期添加此类易***肠道菌群平衡,诱发。养鱼户可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等有益菌群(通威的活力健口碑***),使其在肠道形成优势种群,加快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发生。
水温在15℃左右时,应当正常投料,次数可以减少为2次/天;8~10 ℃时零星投料,即中午1~2点时投喂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较高疫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二、水质调控
入秋后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多,通威水产饲料,池塘水体大部分呈富营养化,且进入冷暖空气交替阶段,早晚气温温差会比较大、池塘上下水层易形成对流,如遇到闷热、暴雨等不利天气,水产饲料公司,极易引起养殖水产品缺氧浮头或泛池,所以,应加强水质管理,调控水质。可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养殖水体,定期冲水换水,科学开启增养机,做到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温差大时及时开,早上日出后不开,鞍山水产饲料,阴雨天白天不开。
三、病害防控
秋季温度仍然较高,养鱼户要注意出血病的发生。雨天过后,容易大量繁殖,水质往往会变差,更容易诱发出血病。气温下行时,鲫鱼要预防病毒性出血病即“鳃出血”的重新爆发。投料时拌饲增强剂如黄芪类产品,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塘入秋便要采用内服加外用的方法驱杀,注意减少使用强刺激性杀虫对鱼体及水质的影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