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虾蟹饲料配方推荐“本信息长期有效”
作者:宏德大农2020/10/29 7:38:43

如何提高虾蟹养殖效益

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养殖经济效益好并且稳定,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在长江三角洲特别是苏南地区,青虾养殖业已经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渔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青虾产值从原来的每亩4000元左右(基本可抵虾蟹混养全年成本),下滑至2000元以下甚至更低,青虾养殖面临种质退化严重、产量低、规格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市场的供给。

1.改良青虾种质

一是引进青虾新品种,如青虾“太湖1号”,从根本上改良青虾种质。

二是注重亲本的选育,异地交叉选种,或选择部分阳澄湖、长江及外塘中的虾做亲本。

三是推荐养殖户采用大规格亲本育苗,逐年淘汰小规格劣质亲本。

2.转变育苗模式

专池放养一定密度的抱卵虾,提高孵化出苗的同步率,从而提高虾苗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青虾养殖管理

一是池塘一定要晒塘至干硬开裂,越干越好并彻底清塘消毒,建议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含有效氯30%以上漂带水清塘消毒。

二是科学合理投饵,根据青虾昼伏夜出的习性,每天除了白天投喂河蟹饲料外,在晚上10点前后要加投一次青虾饵料,投喂的量要根据在塘虾数量及天气、季节、水温及蜕壳期等情况综合考虑,可通过设置食台查看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三是加强水质管理,尤其要加强虾苗培育期的管理,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养殖期间每周使用一次生物制剂调水改底,以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促进虾生长。

4.及时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针对不同的养殖阶段,采取不同的防病方法,上半年以肥水为主,预防纤毛虫和蜕壳不遂症,育苗期要预防虾苗应激反应,下半年要做好烂鳃、病害的防治,可使用碘制剂泼洒和内服来防治。

5.提升技能

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好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服务工作,帮助养殖户提升育苗和养殖技能,提高养殖效益。




小龙虾繁殖的关键措施


1.亲虾选择:同龄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体长相近的虾,雄性的螯足粗大,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雌性螯足相对较小,大部分雌虾在螯足上没有软疣,即使有颜色也偏淡;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步足基部,雌虾生殖孔开口在第3步足基部;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雄虾腹部相对狭小一些。

2.亲虾培育:亲虾培育池一般采用土池,面积视规模而定。池水深0.5~1米,池埂宽1.5米以上。建好进排水系统后,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防逃墙。亲虾培育池须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且溶氧高,特别是强化培育期间的水体溶氧量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

3.亲虾放养:放养密度应适当,通常9~10月选留的亲虾每亩放养100~150公斤,3~4月选留的亲虾每亩放养80~100公斤。放养前用3%水浸浴虾体10分钟。培育期间要加强饲料投喂,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3月的日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2%~3%,4月为4%~5%,5月为6%~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傍晚投饵量占70%。同时加强水质管理,视水色、透明度及天气情况加水和排水。

4.繁殖与孵化:4~5月,水温达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交配时,雄虾将排入雌虾纳内,并保存到产卵前。受精卵在雌虾腹部附肢游泳足的刚毛上孵化为稚虾,适宜孵化温度为22~28℃。水温在18~20℃时,孵化期为30~40天;水温在25℃时只需15~20天。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

5.虾苗培育:苗池以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为好,也可选择面积1~3亩、坡比1∶2、水深0.5~1米的土池,水源须充足,水质较好,进、排水方便,防逃设施较好,稚虾放养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50~230尾。


气候---环境情况下小龙虾投喂

一般天气晴的情况下投喂就要按照正常的量投喂,如果发生变化雨天就要减量甚至停掉。



水质---塘口水质变化投喂小龙虾

还有有些天气,出现气压比较低的情况下,水体中严重缺氧,虾子的身体机理下降,投食的量一定适当的减少,所以我们养殖龙虾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

我们在整个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个非常好多习惯,就是坚持水质的检测,做到密切的观察。水质的检测包括多种参数的检测有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亚,等等一定养成习惯。


商户名称:成都宏德大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